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评审2.0版:论“学者共同体”评价制度的建构——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为原型
被引量:
2
Net-evaluation Ver 2.0: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lar Communi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研究了专家评审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已有的网络评审实践,提出了基于网络技术的“学者共同体”评价制度的设想,并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作者
金武刚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5年第1期50-57,共8页
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学者共同体”
评价制度
中国
科学研究
网络评审2.0版
分类号
C1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1
除了激励机制问题外,专家评审制度还涉及到专家代表权问题,目前各种类型的专家评审,评审专家基本上是由管理部门来圈定的,这涉及到合法性讨论,本文暂从略.
2
张保生.
论程序正义与学术评审制度的建构[J]
.学术界,2001(6):148-157.
被引量:17
3
教育部社政司组.2001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2002.
4
或许把网络评审1.0版称为"网络评审·项目版",网络评审2.0版称为"网络评审·成果版",更切合本文题意.
5
邓广,杨振寅.
科学共同体在科技体制变迁中的作用与重建[J]
.科学学研究,2000,18(2):35-41.
被引量:8
6
T S 库恩;纪树立.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1981.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科学学译文集,1980.
8
何亚平,肖国强.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文化研究——20年来我国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新发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9):5-8.
被引量:5
9
钟书华.
同行评议:科学共同体的民主决策机制解析[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2(1):40-46.
被引量:15
10
蔡毅.
建立一套良好的学术评价体系[J]
.学术界,2003(6):58-72.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金吾伦.
科技文化与制度创新[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z1):61-65.
被引量:2
2
曾国屏,李正风.
试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z1):72-77.
被引量:3
3
东有.
理解农民并用理性批判态度去认识农民──评秦晖、苏文的《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3):92-96.
被引量:3
4
顾昕.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9(4):21-29.
被引量:10
5
文珺珺.
关于“无形学院”[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9(2):33-41.
被引量:10
6
吴忠.
后期默顿的科学共同体社会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2(6):9-16.
被引量:7
7
吴忠.
默顿的博士论文: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评述[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8(4):32-37.
被引量:3
8
张淑杰.
近年来科学社会学论文研究综述(1988─1992)[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11(5):55-57.
被引量:2
9
郭碧坚,韩宇.
同行评议制──方法、理论、功能、指标[J]
.科学学研究,1994,12(3):63-73.
被引量:80
10
王大明.
大科学时代的小社会学─—对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再思考[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8):56-60.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80
1
李梦阳,杜佳欣.
论我国高校学术评价法治化[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2(1):152-163.
2
李存娜.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问题与反思[J]
.学术界,2004(3):154-167.
被引量:18
3
王欣.
高校科研现状及制度分析[J]
.文教资料,2007(27):142-144.
被引量:2
4
陈琍,徐丽.
机械工程本科精英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思考[J]
.高教与经济,2006,19(3):69-71.
5
朱少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背景分析[J]
.评价与管理,2008,6(2):69-74.
6
曾婧婧.
1567年以来世界主要科技悬赏奖研究[J]
.科研管理,2014,35(9):9-16.
被引量:14
7
倪润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立的困境与出路——当前研究状况的总结与思考[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2):42-49.
被引量:26
8
顾海兵.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规则的时空维度[J]
.学术研究,2004(10):33-37.
被引量:12
9
张金平,肖宪.
国际关系理论学框架初构[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25-30.
10
周珞晶,张春元,方毅,张宇航.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改革成效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1):47-51.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37
1
何忠义.
从国际关系期刊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基于近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66-74.
被引量:10
2
龚旭.
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4,22(6):613-618.
被引量:69
3
张保生.
论程序正义与学术评审制度的建构[J]
.学术界,2001(6):148-157.
被引量:17
4
吕淑珍.
关于学术道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
.现代情报,2007,27(1):213-215.
被引量:17
5
刘大椿.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深层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7(20):29-30.
被引量:11
6
严建新,王续琨.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的学术分层机制[J]
.科学学研究,2008,26(1):52-57.
被引量:11
7
阎光才.
中国学术制度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境遇[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1-28.
被引量:31
8
张振元.
试论学术期刊的原创助推使命[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1):13-16.
被引量:11
9
阎光才.
学术共同体内外的权力博弈与同行评议制度[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1):124-138.
被引量:97
10
叶继元.
引文的本质及其学术评价功能辨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35-39.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
2
1
杨英伦,钱蓉,杨红艳.
基于同行评议的作者评价新模式——“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的探索[J]
.甘肃社会科学,2017(4):100-105.
被引量:1
2
刘頔雅,李平,夏星.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学术共同体研究进展分析[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34(3):40-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雷东升.
基于主题分类的作者影响力评价新指标STII研究[J]
.情报杂志,2018,37(7):150-154.
被引量:3
2
黎万和,崔一楠.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研团队建设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5):116-121.
1
詹姆斯·安格尔(JamesEngell),王蔚(译),丁宏为(校).
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
.外国文学评论,2008(4):5-11.
被引量:21
2
一丁.
当前人文社科研究的障碍[J]
.学术界,2001(3):157-159.
3
曲颖.
关于高师人文社科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
.教育科学,1999(1):25-27.
4
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揭晓,北京大学荣获第一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5):126-126.
5
陈洁.
科技项目网络评审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
.情报工程,2015,1(6):67-73.
被引量:3
6
苏涛.
认同与记忆——对民族概念的一种诠释[J]
.甘肃民族研究,2008(4):34-38.
7
温方.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六种意识[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4(4):72-73.
8
李,刘金涛.
大家讲雷同的话,结果只能阻碍自己的发展[J]
.资料通讯,2003(6).
9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辟“院士论坛”专栏[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22-22.
10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概况[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