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坪子村作为政府开发的一个生态移民点,将世居高山的彝族集中迁入坝区,客观上加速了彝族的文化变迁。面对这些变迁,移民们表现出积极应对,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消极应对、等待观望两种态度。积极应对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上,人们主动学习新的耕作技术和栽种方式,如加强土地的田间管理,定期施肥、除草、除虫等,学会了栽种地膜玉米,使玉米产量大大提高。同时,移民对待市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人认为移民比不移民好,如果条件允许,希望再次移民到与市场联系更好的地区。消极应对主要表现在对现状的不适应,集中表现在对由于生产方式变迁引起的消费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变迁不适应,也有一些村民表示,愿意重新回到原居地,回归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中。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7,共4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