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良玉米自交系合344的选育和利用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自交系合34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五霜为母本,Mo17为父本,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选育而成的。是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育种的重要自交系,因其抗病、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熟期适中而被广泛应用。
作者
蒋佰福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杂粮作物》
CAS
2005年第3期143-144,共2页
Rain Fed Crops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合344
选育
利用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1
唐跃文.
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利用保纯与创新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3):20-21.
被引量:2
2
张建华,张军,白志刚,戴明智.
玉米新品种哲单37选育报告[J]
.玉米科学,2002,10(3):52-5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王振华,金益,王云生.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8(2):119-128.
被引量:31
2
王义波.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类群划分与利用[J].华北农学报,1997,12(3).
3
向春阳,董炳友,田秀萍,郑玉龙,杜吉道.
几个优良玉米自交系在育种中的应用潜力分析[J]
.玉米科学,1999,7(3):28-3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
1
元东林,杨清霞,柳伟先,程庆铃,金顺玉.
早熟玉米杂交种“源玉3”选育报告[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36(2):151-15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8
1
龚世琛.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生产情况及种质基础评述[J]
.玉米科学,1995,3(4):28-33.
被引量:14
2
柳迎春,宿子泉,李耀光,于明彦.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现状及杂种优势模式利用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06,26(1):53-54.
被引量:10
3
唐跃文.
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应用与研究[J]
.种子世界,2006(6):34-35.
被引量:1
4
李文霞,徐东,马占山,张青.
玉米自交系3081在繁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4):64-64.
被引量:4
5
焦仁海,王绍萍,孙发明,刘文国,刘兴贰,徐艳荣.
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的分析与归纳[J]
.玉米科学,2006,14(1):21-25.
被引量:25
6
谭福忠,刘兴焱,杨耿斌,何长安.
中国北部地区极早熟玉米的生产及发展方向[J]
.中国种业,2007(7):16-17.
被引量:6
7
王振华,金益,王云生.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8(2):119-128.
被引量:31
8
谢传晓,张世煌,李明顺,李新海,郝转芳,白丽,张德贵,梁业红.
Inferring Genome Ancestry and Estimating Molecular Relatedness Among 187 Chinese Maize Inbred Lines[J]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2007,34(8):738-748.
被引量:27
9
焦仁海,王绍萍,孙发明,等.吉林省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及演变[C].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作物学会,2004:119-123.
10
盖德安.玉米-“牡单9号”[J].作物杂志,1990(4):37.
引证文献
8
1
魏国才.
早熟春玉米绥玉10的选育[J]
.玉米科学,2007,15(B09):50-51.
被引量:1
2
王巍.
玉米自交系合344及其衍生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6):3-5.
被引量:8
3
吴丽丽.
合344及其衍生自交系株型性状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3):10-13.
4
元东林,杨清霞,柳伟先,程庆铃,金顺玉.
早熟玉米杂交种“源玉3”选育报告[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36(2):151-154.
被引量:4
5
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夏永伟,王长溪.
玉米自交系合选19的选育与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3):4-6.
被引量:1
6
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靳晓春,夏永伟.
合选18的选育与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7):9-11.
被引量:1
7
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勇,魏国才,南元涛,史淑春.
早熟玉米骨干自交系合344的改良与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9):12-14.
被引量:4
8
冯滢,王凤欢,张乐,鲍红帅,马旭策.
花生子叶节高效芽诱导体系的研究[J]
.南方农业,2019,13(9):45-4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张艳,王民乾,孙喜云,郭书亚.
黄淮海夏玉米种质CM07的杂优模式及利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6-10.
2
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仲义,侯宗运,代秀云,刘兴二.
玉米兰卡种质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创新[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15.
被引量:7
3
韩玉军,陶波,刘金宇,高世杰.
DA型玉米脱水剂的脱水效果及其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2,20(2):95-98.
被引量:12
4
吴丽丽.
合344及其衍生自交系株型性状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3):10-13.
5
元东林,杨清霞,柳伟先,程庆铃,金顺玉.
早熟玉米杂交种“源玉3”选育报告[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36(2):151-154.
被引量:4
6
辛鑫鑫,张林,董玲,刘显君,王振华.
玉米自交系81162及其衍生系在我国育种中的应用[J]
.种子,2015,34(7):55-59.
被引量:3
7
张洪权.
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应用评价[J]
.农学学报,2015,5(10):27-32.
被引量:1
8
史明山,肖磊,焦宏业,王磊,史丽丽,孙海昆.
酸雨对玉米影响的研究现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6):14-16.
被引量:4
9
张祯勇,高明文,肖启银,马松明,陈建萍.
高原山区高产早熟玉米杂交种康玉3号的选育[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8-29.
10
张丽娟,李莹莹,杨恒山,王宏伟,孙丽,张燕,郝健邦.
不同氮肥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6):490-493.
被引量:3
1
倪玉春,高玮,高艳,韩军,康恒,赵长春.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通单4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05-106.
2
牛忠林.
合玉杂交种及自交系合344在生产上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2,10(2):76-77.
被引量:5
3
刘明,高巍,姜兴强.
早熟玉米新品种——长种玉1号[J]
.现代化农业,2015(11):21-22.
4
邢国进,丁有珉,刘丽,解本弟,徐有权,韩庆霞.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绿单一号[J]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9):16-17.
5
唐跃文.
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应用与研究[J]
.种子世界,2006(6):34-35.
被引量:1
6
徐希德,孙海正,孙淑红,赵凤民,智晓明.
早熟优质丰产水稻新品种龙粳11的选育[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6):47-48.
被引量:1
7
蒋佰福,牛忠林,庞海云.
早熟玉米新品种合玉21的选育与特征特性[J]
.作物杂志,2006(2):23-23.
被引量:1
8
唐跃文.
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利用保纯与创新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3):20-21.
被引量:2
9
刘淑珍,李占江.
玉米新品种—绿单二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2,24(3):20-21.
10
杨德平.
玉米制种田纹枯病防治措施[J]
.种子世界,1995(7):37-37.
杂粮作物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