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发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物转化,是指运用生物工程方法,通过微生物、植物、动物细胞及其酶体系,将一种外源化合物转化成另一种结构上相关的化合物。其实质上是应用生物体内的酶体系,催化外源物质进行结构改造的有机化学反应。发酵法是生物转化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在中药的研究开发中,越来越重视生物转化技术,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
曾庆文
曹军
机构地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45-547,共3页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中药发酵
《本草纲目》
生物转化
加工炮制
传统中药
发酵工艺
中药制品
固体发酵
半夏曲
六神曲
淡豆豉
分类号
R288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1.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59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15
1
江苏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784.
2
余伯阳.
天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与创新药物开发[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21(5):36-39.
被引量:18
3
吴炳新,牛纪江,孙筱林,董立山.
中药发酵制药技术[J]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3):179-180.
被引量:46
4
蔡清波.
16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微生物转化[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4,15(1):5-8.
被引量:2
5
黄玉德,施安辉.
微生物强化脱毒棉籽饼的研究与应用[J]
.饲料工业,1995,16(3):22-23.
被引量:4
6
杨汝德,陈惠音.
双歧杆菌对老年人的保健作用[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5,11(2):22-26.
被引量:5
7
董玫,郭芳,刘秀书,张永健,王永利,王谦.
六味地黄发酵液的抗瘤和减毒作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8):1753-1754.
被引量:40
8
郭芳,刘秀书,孟祥琴,宋建徽,郭鸣放,武占军,王永利,张永健,王谦,冀宏,汪虹.
六味地黄发酵液的免疫调节作用[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22(2):72-74.
被引量:28
9
曹连民.神曲炮制方法的改进[J].中药材,1995,18(10):496-496.
10
徐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6.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王家葵,郑军,沈映君,王瑞国.
太子参总提取物对环磷酰胺处理动物免疫功能及胸腺、脾脏核酸含量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6):16-18.
被引量:41
2
杜德极,石小枫,冉长清,起军宁,温志坚,谢定成,叶玉兰,顾月翠.
葛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2):16-20.
被引量:27
3
凌义和,胥彬.
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羟基喜树碱对小鼠腹水肝癌细胞组蛋白H1和H2…[J]
.中国药理学报,1993,14(6):546-554.
被引量:1
4
曹于平,李明,柳晓泉,皋聪,刘国卿.
养正合剂对实验性肿瘤的治疗作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6):353-356.
被引量:3
5
徐尔雅.
淡豆豉的原料应使用黑大豆[J]
.中药材,1994,17(4):44-46.
被引量:8
6
李玲.
六味地黄丸(汤)研究新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5):310-312.
被引量:28
7
徐淑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991.1165.
8
杨秀伟 服部征雄 等.天然化合物结构的肠内细菌修饰Ⅰ[J].长白山中医药研究与开发,1996,5(2):50-56.
9
李萍 石晓虹 等.六味地黄和地黄的免疫药理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7,3(5):296-296.
10
庄毅.应用药用真菌新型固体发酵工程技术研制中药一类新药的建议[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4):41-41.
共引文献
159
1
刘岱琳,隋玉辉,臧志和.
萜类化合物及其皂苷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2007,18(3):221-224.
被引量:3
2
张大为,赵亮,吴天祥.
苦蒜、刺梨和鱼腥草提取液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J]
.河北工业科技,2008,25(3):129-131.
被引量:3
3
肖珞.
政务信息有效评价与行政管理科学决策[J]
.信息化建设,2002(11):40-41.
被引量:1
4
刘锋,韩春杨,刘翠艳,何燕飞,朱龙,陈四玉,蒋平,顾金刚.
微生物发酵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4,36(2):18-22.
被引量:36
5
陈竞洪,李林,屈英微,王淑月.
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J]
.河北工业科技,2005,22(2):114-116.
被引量:5
6
徐启华,曾庆文,曹军.
玉屏风散发酵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
.中医药信息,2005,22(5):79-80.
被引量:10
7
王锋,丁重阳,王玉红,章克昌.
9味中药对鸡腿蘑深层发酵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5,26(10):144-147.
被引量:5
8
杨红亚,王兴红,彭谦.
微生物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05,36(11):1728-1731.
被引量:6
9
韩春杨,刘翠艳,牛钟相.
中药制剂发酵前后成分的变化及对肉鸡部分免疫指标和生长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2005,36(11):1223-1227.
被引量:38
10
杨海龙,陈高洪,章克昌.
利用药用真菌深层发酵加工中药[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717-1720.
被引量:32
同被引文献
113
1
刘亮镜,潘扬.
中药的发酵炮制初探[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3(1):72-76.
被引量:13
2
杨忠华,邹少兰,梅乐和,关怡新,林东强,姚善泾.
面包酵母在催化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J]
.化学通报,2004,67(6):425-432.
被引量:8
3
黄晓青,瞿伟菁,张晓玲.
沙棘多糖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J]
.营养学报,2004,26(3):232-234.
被引量:22
4
王富生,马俊孝,任红卫,孔健.
微生物青贮剂在玉米秸秆黄贮中的作用[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39(2):112-115.
被引量:39
5
兴丽,韩鲁佳,刘贤,蔡义民.
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落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9(5):38-41.
被引量:83
6
杨红亚,吴少华,王兴红,彭谦.
开展中药生物转化研究意义深远[J]
.中草药,2004,35(12):1321-1324.
被引量:24
7
孙志浩.
手性技术与生物催化[J]
.生物加工过程,2004,2(4):6-10.
被引量:12
8
孙敏,孙晶,朱荃.
抗氧化中药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03-105.
被引量:8
9
李国红,沈月毛,王启方,张克勤.
发酵三七中的皂苷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05,36(4):499-500.
被引量:64
10
陈杖洲.
后发酵陈化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J]
.茶苑,2005(2):26-2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1
1
吴其飞,黄达明,管国强,张志才,崔凤杰,赵杰文.
猴头菌转化银杏叶提取物(EGB)条件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9):160-163.
被引量:5
2
马小魁.
微生物酶转化合成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2006,26(5):71-74.
被引量:7
3
黄达明,张志才,钱静亚,肖香,崔凤杰.
猴头菌转化银杏叶提取物(EGB)工艺条件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10):402-405.
4
陈琳,赵婷,侯恩太,赖智捷,路锋,巩江,倪士峰.
发酵中药研究概况[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74-8275.
被引量:6
5
白海玉,张树明,王伟明.
刺五加经发酵炮制后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对比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7):1572-1573.
被引量:2
6
胡洪森,陈其国.
降脂减肥发酵植物饮料的研制[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54-4157.
被引量:4
7
侯朝霞,马明珠,狄延秋,徐爱萍,王俊香,王集会.
发酵前后蜣螂粉水溶性活性物质含量比较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2):154-156.
被引量:1
8
王秀飞,刘海燕,王彦靖,杨大海,刘鹏.
秸秆饲料发酵添加剂研究概况[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7(10):106-107.
被引量:1
9
梅晓丹,王喻淇,刘子菡,张衍泽,宋帅,林峰,张加余.
发酵前后生姜中姜辣素类成分的UHPLC-HRMS鉴定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4):1990-1995.
被引量:6
10
梅晓丹,李洁,王喻淇,宋帅,乔延江,林峰,张加余.
黄精覆盆子发酵饮品化学成分的UPLC-HRMS分析[J]
.中国现代中药,2020,22(4):615-62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颜媛,刘吉华,张剑,余伯阳.
赖氨酸6-氨基转移酶产生菌株的筛选鉴定[J]
.药物生物技术,2007,14(4):259-263.
被引量:2
2
张志才,连宾,崔凤杰,黄达明,常为众.
银杏叶提取物猴头菌转化前后降血糖作用的比较研究[J]
.菌物学报,2008,27(3):420-430.
被引量:4
3
黄达明,常为众,张志才,崔凤杰,肖香,钱静亚.
猴头菌转化EGB发酵液提取物抗氧化及抑制非酶糖基化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8881-8882.
被引量:22
4
黄达明,常为众,张志才,崔凤杰,肖香,钱静亚.
Study on Anti-oxidation and Inhibitory Effect on Nonenzymatic Glycation Reaction of Fermentation Extract from Biotransformation of Ginkgo biloba L. (EGB) by Hericium erinaceu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9(2):10-13.
被引量:3
5
蒋育澄,李淑妮,翟全国.
手性药物的酶催化不对称定向合成[J]
.化学教育,2008,29(12):9-12.
被引量:6
6
王福清,易静薇,赵晓嬿.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大局中生物产业的引领作用与前景[J]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6):1201-1203.
被引量:4
7
何军邀,唐俊,王普,苏会贞.
手性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醇的合成与拆分[J]
.科技通报,2011,27(3):321-325.
被引量:5
8
郑南波,吴梧桐,高向东.
生物催化在手性药物制备中的某些应用[J]
.药物生物技术,2012,19(2):185-188.
被引量:1
9
李成,戚南昌,彭果,姜青贵,陈铭,王丹.
S-苯乙醇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
.微生物学杂志,2013,33(2):43-47.
被引量:3
10
白静,韩婷,胡雷,勾向博,韩淑英.
艾叶水提物及其发酵物对小肠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617-1618.
被引量:1
1
陆欣媛,刘松梅,郑春英,吴丹.
中药发酵研究概况[J]
.黑龙江医药,2006,19(6):469-470.
被引量:20
2
滕杰,李庆.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发酵中的应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8):768-768.
被引量:9
3
卢君蓉,王世宇,盛菲亚,季宁平,徐小秋.
中药发酵研究概况[J]
.中药与临床,2012,3(4):47-49.
被引量:22
4
严伟,殷建权,李立红.
中药发酵温灸贴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J]
.山东中医杂志,2010,29(4):254-255.
被引量:2
5
傅超美,冷静.
中药发酵的概况与关键技术[J]
.中国药业,2008,17(15):1-3.
被引量:19
6
吴丹.
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4):6-6.
被引量:15
7
赵光胜.
真有降压不反弹的中药吗[J]
.家庭用药,2004(10):1-1.
8
吴炳新,牛纪江,孙筱林,董立山.
中药发酵制药技术[J]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3):179-180.
被引量:46
9
杜道辉,刘亚明.
发酵技术在中药配伍中的应用概述[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55-57.
被引量:9
10
孙伟,刘琼.
辨证应用中成药治疗肾脏病[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3):193-197.
被引量:1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