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
29
Research on Factors and Mechanisms on Particle Matter Concent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 )的形成原因;结合莆田市实例探讨了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分布对PM10 浓度的影响;研究了PM10 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是决定PM10 浓度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PM10 浓度的平均日变化规律呈现为典型的双峰双谷型,而年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当地气候年变化规律相吻合。
作者
朱能文
机构地区
福建省莆田市环境监测站
出处
《环境科学动态》
CSSCI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ends
关键词
颗粒物浓度
可吸入颗粒物(PM10)
PM10浓度
年变化规律
日变化规律
气象条件
污染源分布
形成原因
时空变化
人类活动
莆田市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1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408
同被引文献
331
1
王蕾,哈斯,刘连友,高尚玉.
北京市春季天气状况对针叶树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6,25(8):998-1002.
被引量:56
2
吕芳.
全国35个主要城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定量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355-358.
被引量:7
3
胡克林,张凤荣,吕贻忠,王茹,徐艳.
北京市大兴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3):463-468.
被引量:173
4
苏斌.
季节变化和气象要素变化与呼吸道疾病关系及预防措施初探[J]
.广西气象,2004,25(2):26-28.
被引量:26
5
李尉卿.
河南省主要城市大气气溶胶中的TSP和PM_(10)污染特性[J]
.河南科学,2004,22(5):714-717.
被引量:15
6
蔡旭晖,张睿,宋宇,谢绍东.
北京地区大气PM10和SO_2的背景浓度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9(3):445-453.
被引量:23
7
张道方,刘建兵,杨晓燕,史雪霏,李萍.
典型室内空气污染现状研究[J]
.北方环境,2004,29(3):15-18.
被引量:13
8
汤惠君,田亚平.
广州市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分析[J]
.城市问题,2004(5):51-55.
被引量:19
9
赵起越,张颖川,丁中华,李新中,杨智明,赵振华.
大同市大气颗粒物中苯并(a)芘的日变化研究[J]
.北方环境,2004,29(4):17-20.
被引量:5
10
刘世珍,曹明礼,侯祺棕.
武汉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分析研究[J]
.北方环境,2005,30(1):25-2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9
1
罗云莲.
家庭居室内颗粒物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因素[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6(4):26-28.
被引量:2
2
蒋珍姣,龙凤翔,廖雪萍,张捷军,李艳玉.
桂林市城郊PM_(10)浓度变化监测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1):51-54.
被引量:6
3
沈家芬,冯建军,谢春玲,莫测辉.
广州市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生态环境,2008,17(2):553-559.
被引量:12
4
林俊,刘卫,李燕,包良满,李玉兰,王广华,吴伟伟.
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25(1):1-5.
被引量:97
5
王力福,李娟,刘涛.
阿克达拉可吸入颗粒物本底浓度变化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1):20-23.
被引量:8
6
冯建军,沈家芬,梁任重,莫测辉.
广州市PM_(10)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2009,25(1):78-82.
被引量:42
7
赵文慧,宫辉力,赵文吉,唐涛,唐明.
基于地统计学的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变异性及气象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11):2154-2163.
被引量:41
8
王雁,夏雅兵.
新乡市PM_(10)季节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2011,28(3):263-265.
被引量:2
9
赵文慧,赵文吉,宫辉力,宫兆宁.
北京市采暖期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追踪[J]
.地理研究,2012,31(3):417-428.
被引量:14
10
杨静.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采暖期PM10的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4):216-217.
二级引证文献
408
1
张林梅,庄晓翠.
新疆阿克达拉本底站气溶胶浓度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S02):1-12.
被引量:1
2
魏文俊,张慧东,颜廷武,毛沂新,王睿照.
城市绿地对颗粒物及重金属元素的净化作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84-90.
被引量:1
3
邹长伟,刘毅,黄业星,熊震宇,黄虹.
打印室内、外颗粒物的数浓度与粒径分布[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115-120.
被引量:1
4
李海花,李广军,杨帆.
阿克达拉与阿勒泰市PM10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20,15(3):224-233.
5
孙玉稳,孙霞,姜岩,李云川.
Analysis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in Hebei Area in the Cloudy Day Condition[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7):9-11.
被引量:3
6
杨红龙,李磊,杨溯,卢超,陈星登,刘爱明.
深圳城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的观测研究[J]
.光子学报,2012,41(12):1427-1434.
被引量:10
7
张小娟,陈娟,郑小波,韩永翔.
近50年四川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粉体技术,2013,19(5):19-24.
被引量:1
8
何莉,冼玉卿.
南宁市空气臭氧污染的TAR模型预报研究[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1):43-46.
被引量:1
9
蒋珍姣,龙凤翔,李艳玉,李垂军.
桂林市近10年霾的变化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1):68-69.
被引量:18
10
刘泽常,刘玉堂,侯鲁健,王兆军.
济南市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变化规律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1):66-69.
被引量:11
1
曹霞,王晶晶,王玲玲,王兴国,黄腾跃,冯继锋.
郑州市环境空气污染变化规律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11):154-157.
2
柯玉钗,潘大坚.
温瑞塘河河道水质指标季节性变化分析[J]
.科技传播,2016,8(3):147-148.
被引量:1
3
胡辉,谢静,侯棋棕,徐双庆.
武汉市大气中TSP、SO_2、NO_x、CO的变化规律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2,28(1):1-3.
被引量:2
4
吴永兵.
2014年仪征市环境空气臭氧污染状况分析[J]
.四川环境,2016,35(1):68-73.
5
王会文,冯新宇,单瑞贞.
太原市大气SO_2污染的变化规律[J]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11(2):216-220.
6
徐敏,韩保新,龙颖贤.
钦州湾海域氮磷营养盐近30年变化规律及其来源分析[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2,2(3):253-258.
被引量:21
7
郑玥,袁利芬,马翔.
上海世博规划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J]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8,24(1):1-6.
被引量:1
8
石岩,杨崇豪,孙垦.
黄河花园口河段氨氮污染变化趋势及规律研究[J]
.人民黄河,2005,27(11):33-34.
被引量:4
9
黄孝扬.
汕头市API指数年变化规律及控制对策[J]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3):74-79.
被引量:2
10
廖蕾,张晓赟,徐振秋,徐恒省,李建宏.
太湖东岸饮用水主要异味物质年变化规律及来源分析[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7,9(2):10-13.
被引量:7
环境科学动态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