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3期1665-1667,共3页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参考文献10
-
1张明园,翁正,姚存德,张晔,刘凤珍,叶建林,李柔冰.精神分裂症家庭教育的二年前瞻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90-93. 被引量:63
-
2莫秀梅,梁卫萍,陈建荣.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精神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3,29(1):48-49. 被引量:1
-
3杨文英,苏琳,王海军,李国旺,张培琰,ROBERT SEVIGNY,杨洲云.市民与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病人态度的对比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6):333-335. 被引量:18
-
4方玉桂,杨玩华.我国内地社区护理的困扰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503-504. 被引量:68
-
5刘桃芳.80例精神病人与家属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44-45. 被引量:2
-
6张南平,罗开林,应志峰.社区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8(2):91-92. 被引量:1
-
7曹承虔.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工作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0,3(3):197-198. 被引量:21
-
8黄劲梅,许家锵,蒋丽仪,陈小青,曾金生,陈宇辉,吕嘉春.精神病社区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223-224. 被引量:14
-
9庄希航,刘少文,林勇强,郑少雄,洪晓虹,陈平周,陈静芳.汕头市精神病社区康复5年总结[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14(1):51-53. 被引量:3
-
10李融.铁路系统社区精神病防治与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69-226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3
-
1罗捷,刘永畅,吴赛.精神病人和医务人员对于约束的态度[J].上海精神医学,1993,5(4):266-266. 被引量:4
-
2张明园.精神医学[J].中华医学杂志,1993,73(12):739-740. 被引量:4
-
3张巍,闫晓霞.比利时的精神康复新观点[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6,23(1):40-42. 被引量:11
-
4秦惠基.国内外护理科研进展[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1996,11(3):134-137. 被引量:19
-
5唐牟尼,向孟泽,冉茂盛.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1):10-13. 被引量:13
-
6顾媛.临床判断的新工具-COOP/WONCA功能状态量表.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第1版)[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5.44-48.
-
7吕嘉春.生存质量测评及流行病学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53-274.
-
8王宝儒 丁华树.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中的作用[J].实用精神医学,1997,4(1):48-49.
-
9中国行为医学杂志社编辑部.行为医学理论与临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30-131.
-
10翁正,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年,27卷,156页
共引文献179
-
1胡建南.三甲医院社区志愿护理服务模式研究[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4):12-12.
-
2梁丽寅.产后访视对母乳喂养作用的分析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24):66-67. 被引量:12
-
3孙美春,吴前洪.家庭病床的护理实践[J].上海护理,2001,1(2):34-35. 被引量:2
-
4张华,冯正仪.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和利用[J].上海护理,2001,1(3):31-33. 被引量:2
-
5王素娟,甘小燕.企业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认识调查[J].现代医院,2007,7(z2):170-171.
-
6姜小鹰,郑翠红,许乐,李红,方东萍,骆惠玉.福建省老年护理学科调研报告[J].海峡科学,2010(1):93-97. 被引量:15
-
7付凤珍,刘琳,卢世臣,岳淑英,刘文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抑郁情绪及其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4,11(3):5-9. 被引量:4
-
8王春华.社区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兵团医学,2008(3):73-74. 被引量:1
-
9刘芹,蒋玉琴.家属教育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04,17(3):187-188.
-
10郑爱民,王焕英.精神病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3):80-8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51
-
1刘世华,林建新.65例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613-614. 被引量:15
-
2任显峰,颜淑环,张宪香,付兴娟.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改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46-5747. 被引量:15
-
3韩宝东,胡纪念,孙会荣,王桂丽,黄建平.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8):64-65. 被引量:2
-
4周朝昀,张晓斌,沙维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适应能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17-19. 被引量:2
-
5冯怡,王秀华,魏利娟,方晓云,张燕敏.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调查[J].护理与康复,2005,4(4):252-254. 被引量:5
-
6张钦廷,蔡伟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3):178-181. 被引量:34
-
7李凌江,郝伟,杨德森,张亚林,吴舸,罗友根,黄俊,张斌,刘解宁,廖巨福.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Ⅲ生活质量问卷(QOLI)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5):227-231. 被引量:458
-
8杨林,杨德兰,姚莉华.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暴力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0):911-913. 被引量:1
-
9谭斌,何宇芬,向恩平.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经济和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9):692-694. 被引量:14
-
10王烈,杨小湜,侯哲,冯巧莲,丸井英二.护理者负担量表中文版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8):970-972. 被引量:595
引证文献6
-
1王跃,卫舒丽,汪雅敏,丁晶.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7):610-612. 被引量:8
-
2任翠玉,史玲,杨云龙,李玉欣,原岩波.精神疾病院外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00-103. 被引量:8
-
3蔡梅英,龚诚华,胡号应,黄杏梅,戴丽萍,云俊,翁帆,陈鑫.广州市越秀区重性精神病肇事肇祸倾向者社区干预模式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13,19(4):249-251. 被引量:5
-
4蔡梅英,龚诚华,胡号应,戴丽萍,陈鑫,云俊,黄丽娟,李丽.广州市越秀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社区干预效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4):56-59. 被引量:11
-
5李静,陈娟,谢青莲.社区会所康复模式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负担的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155-156. 被引量:7
-
6尤志军,俞秋峰,汪晓晖,卢国强,李雪芳,刘志斌.基于随机森林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预测[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4):631-63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45
-
1范春娟,凌蜜,华怡.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7):63-65. 被引量:1
-
2于兆阳,魏保华,张洪秋,郑春,李艳,罗小年.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762-763. 被引量:6
-
3李文咏,宋珺,梁毅宁,樊华,陈国澜,谢美英.社区重性精神病人安全风险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202-205. 被引量:17
-
4李东兰.我国重性精神疾病社区干预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445-2446. 被引量:15
-
5虞海萍.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0):34-35. 被引量:1
-
6毛智群,李达,张国富,查智群,荣继开,周晓婷.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中途过渡宿舍行系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286-1288. 被引量:9
-
7朱韶敏,赵明,张玲,陈延枢.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处置的探讨214人次[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144-145. 被引量:9
-
8郑宏,陈思路,汤爱娣,周路佳,季卫东.综合服务团队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干预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615-1617. 被引量:1
-
9郑宏,陈思路,郑凤佳,牛昕,季卫东,曾庆枝.社区不同人群歧视精神疾病患者的比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285-1287. 被引量:12
-
10肖德容,易自力,冉晋琼,郑汉峰.重庆市北碚区精神疾病防治与救助的现状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79-281. 被引量:4
-
1李卫东,司文霞,孙永合,曹长水.浅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现状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0):73-75. 被引量:10
-
2杜娟,孙月吉,张新宇,姜兰姝.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的精神障碍现状及对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111-113. 被引量:11
-
3刘风兰,王曙红,冯晓敏,曾翠.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742-744. 被引量:3
-
4朱琳.老年痴呆症患者临床护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2013(04X):28-28.
-
5王中平.巴金森病的治疗现状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1998,13(2):112-113.
-
6张晓琼.利用社区资源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J].社区卫生保健,2007,6(1):18-19. 被引量:3
-
7关于进一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J].中国康复,2005,20(2):67-68. 被引量:14
-
8刘慧.孤独症患儿早期干预训练现状及对策[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0(1):34-37. 被引量:2
-
9魏梅.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事业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潮,2000(3):110-111.
-
10于德华,张明园.我国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J].上海精神医学,2002,14(B12):47-49.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