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控与水质信息系统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环境承载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体现,它具有很强的动态、空间时空、水量水质兼顾、补偿等特性。建立水质信息系统基础平台,科学地利用和调控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环境保护的目标。本文就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控与水质信息系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中国实情提出了建模总体框架。
作者
王海云
机构地区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系
出处
《水利发展研究》
2004年第6期19-21,共3页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能力
调控
水质信息系统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1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汪恕诚.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J]
.中国水利,2001(11):9-12.
被引量:97
2
彭盛华,赵俊琳,袁弘任.
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J]
.水科学进展,2001,12(2):264-269.
被引量:66
3
李德仁,李清泉.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兴起与跨世纪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199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徐元明.
美国科罗拉多河决策支持系统概述[J]
.人民长江,1996,27(2):43-46.
被引量:8
2
魏文秋,于建营.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水科学进展,1997,8(3):296-300.
被引量:62
3
承继成,李天峻,赵永平,周成虎.
信息高速公路与地理信息系统──综述地理科学的信息革命[J]
.地理研究,1998,17(2):217-222.
被引量:19
4
张建云,何惠.
应用地理信息进行无资料地区流域水文模拟研究[J]
.水科学进展,1998,9(4):345-350.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161
1
徐宗学,李景玉.
水文科学研究进展的回顾与展望[J]
.水科学进展,2010,21(4):450-459.
被引量:29
2
苑韶峰,吕军.
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概况[J]
.土壤通报,2004,35(4):507-511.
被引量:51
3
郑连生.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研究与规划[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02(3):10-15.
被引量:4
4
曾群.
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变化及原因分析[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0(1):9-13.
被引量:4
5
郑纯辉,赵杰.
基于GIS的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101-104.
被引量:6
6
李茶青,何文学,魏恩甲.
全新的水污染治理思路探讨[J]
.水利发展研究,2004,4(9):22-25.
被引量:5
7
张长江,金丽,赵莹,李福林,崔广柏.
提高南水北调山东段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对策[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10):11-12.
被引量:1
8
张毅,黄培祐.
西北地区生态用水的探讨[J]
.新疆环境保护,2003,25(4):10-13.
被引量:2
9
王海云.
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控与水质信息系统模式的探讨[J]
.新疆环境保护,2003,25(4):18-21.
被引量:1
10
王海云.
水质信息系统与水环境承载能力模式的研究[J]
.江苏环境科技,2004,17(1):17-18.
同被引文献
6
1
李娟,王丽萍,纪昌明.
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研究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1):165-167.
被引量:16
2
冯起,曲耀光,程国栋.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
.地球科学进展,1997,12(1):66-73.
被引量:24
3
崔凤军.
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实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1998,13(1):58-62.
被引量:177
4
陈惠雄.
资源约束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4):9-12.
被引量:26
5
蒋晓辉,黄强,惠泱河,薛小杰.
陕西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1,21(3):312-317.
被引量:104
6
汪恕诚.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J]
.中国水利,2001(11):9-12.
被引量:97
引证文献
3
1
房睿.
层次分析法(AHP)在水环境承载力中的应用——以玛纳斯河为例[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1):32-33.
被引量:9
2
钮冀平.
不同温度及pH值对氨氮浓度的影响[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19(6):48-49.
被引量:6
3
房睿.
玛纳斯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计算系统的构建[J]
.地下水,2014,36(6):105-10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史香爽.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3,25(10):94-97.
被引量:1
2
刘伟杰,吴健伟,张跃东,张金彪,苏志烽,王桂民.
河蟹、青虾、塘鳢混养和单养池塘水质变化比较[J]
.水产养殖,2014,35(4):16-20.
被引量:3
3
陆传豪,代富强,周启刚.
山地城市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变化特征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183-187.
被引量:11
4
姜天宇.
蒲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2):38-41.
被引量:11
5
李茂.
水样pH值及存放时间对氨氮测定的影响研究[J]
.化工管理,2015(27):165-165.
被引量:4
6
卓胜君,王建,胡淑恒.
基于层次分析和熵值耦合模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以六安市为例[J]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6,24(2):59-64.
被引量:3
7
李银富,劳洁英,张翊.
玉溪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8):40-44.
被引量:1
8
郑志宏,余艳旭.
一种动态综合评价法在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J]
.水利水电技术,2016,47(10):54-57.
被引量:1
9
王伟,顾海龙,胡中泽,王显,冯亚明,张培通,焦庆清.
南粳9108水稻-中华绒螯蟹共作模式下水体理化指标与生长动态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2):109-112.
被引量:5
10
邓双,孙现伟,束韫,李博,郭凤艳,张凡.
燃煤电厂烟气一次PM_(2.5)控制技术的综合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3):1157-1164.
被引量:7
1
王海云.
水质信息系统与水环境承载能力模式的研究[J]
.江苏环境科技,2004,17(1):17-18.
2
王海云.
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控与水质信息系统模式的探讨[J]
.新疆环境保护,2003,25(4):18-21.
被引量:1
水利发展研究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