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29-129,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45
-
1李树林,杨庆焕,陈素灵,符云薇,苏文拔.试论海南岛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J].热带林业,1996,24(4):135-139. 被引量:5
-
2郭俣,徐来祥.入侵生物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及危害[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2):82-83. 被引量:9
-
3曹其文,丰广泰.滨海盐渍土引种NL-80105、NL-80106杨苗期初报[J].林业科技通讯,1993(11):26-26. 被引量:7
-
4刘强,毕华,张洪溢.海南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76-80. 被引量:9
-
5郑馨仁,陈清海,陈香,陈二英.热带、亚热带海岸的一种特有植物群落——红树林[J].热带林业,2005,33(1):25-29. 被引量:6
-
6陈光磊.反思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2):113-114. 被引量:3
-
7李纯厚,贾晓平,杜飞雁,蔡文贵,张汉华.南海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研究进展[J].海洋水产研究,2005,26(3):73-79. 被引量:12
-
8李意德.海南岛热带森林的变迁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J].林业科学研究,1995,8(4):455-461. 被引量:44
-
9何川生.对海南热带林业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热带作物研究,1995(2):56-59. 被引量:1
-
10王大力.豚草属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1995,14(4):48-53. 被引量:100
二级引证文献21
-
1申元村,刘闯,石瑞香,韩念龙,陈海苏.海南岛[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18(3):348-351.
-
2王丹,郭泺.基于GIS的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生态敏感性评价[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3,33(6):66-71. 被引量:7
-
3阚丽艳,谢贵水,安锋,肖爱选,陈炫.海南省入侵植物假臭草种子萌芽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1):46-50. 被引量:18
-
4阚丽艳,谢贵水,安锋,肖爱选,陈炫.海南省入侵植物假臭草种子萌芽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425-432. 被引量:8
-
5杨旭,向昌国,刘志霄.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79-180. 被引量:6
-
6黄宝荣,欧阳志云,张慧智,张利华,郑华.海南岛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3):639-646. 被引量:58
-
7杨帆,余长军.中国多孔菌属一新记录种--摩鹿加多孔菌[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3):458-460.
-
8曾娅杰,徐基良,崔国发,李景文.人类活动对海南岛大型兽类资源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J].四川动物,2010,29(5):550-555. 被引量:6
-
9张旭,李洪武,吴光明,伴修平,朴虎東.飞机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对有毒蓝藻的增殖抑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4):427-432. 被引量:1
-
10胡雪华,肖宜安,曾建军,周兵.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131-136. 被引量:8
-
1方元平,葛继稳,袁道凌,刘胜祥.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特点[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2):14-17. 被引量:45
-
2组织工程[J].生物学教学,2001,26(3):44-44.
-
3曲波,吕国忠,杨红,刘绍芹.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植物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2006(4):22-25. 被引量:11
-
4谢红艳,左家哺.中国植物外来种的研究进展[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3):47-51. 被引量:13
-
5陆庆光,干海珠.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生物[J].世界环境,2001(4):42-43. 被引量:35
-
6向言词,彭少麟,饶兴权.植物外来种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J].广西植物,2003,23(3):253-258. 被引量:18
-
7向言词,彭少麟,任海,周厚诚.植物外来种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管理[J].生态学杂志,2002,21(5):40-48. 被引量:64
-
8外来有害植物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J].园林科技,2003,0(3):36-36.
-
9陈铁雄.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J].浙江林业,2003(7):20-21.
-
10孙莉.植物引种的生物安全性分析[J].吉林林业科技,2005,34(1):34-3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