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采收期两种栽培前胡总香豆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两种栽培前胡总香豆素含量,经过统计分析,在11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值,且以紫花前胡高过白花前胡。
作者
张胜
周日宝
陈玉秀
马忠华
机构地区
位元堂(科研)有限公司
湖南中医学院药学分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2-453,共2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关键词
采收期
含量变化
总香豆素
栽培
紫外分光度法
香豆素含量
统计分析
白花前胡
紫花前胡
最高值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1
参考文献
6
1
彭维,刘布鸣,黄平,张庆兰,郑学忠,赖茂祥.
前胡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J]
.中药材,1997,20(1):25-28.
被引量:13
2
李意,孔令义.
RP-HPLC法研究前胡茎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J]
.中草药,1995,26(1):11-12.
被引量:9
3
李意,孔令义.
RP-HPLC分析白花前胡根和茎叶中花椒毒素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0):622-623.
被引量:8
4
孔令义,李意,闵知大.
RP-HPLC法分析白花前胡中Pd-Ia和紫花前胡中Pd-C-I的含量[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4):215-218.
被引量:14
5
徐勤,刘布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胡属植物中紫花前胡苷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2):731-732.
被引量:7
6
徐勤,刘布鸣,张正行.
GC测定白花前胡中白花前胡丙素和白花前胡丁素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122-12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饶高雄,孙汉董,林中文,钮芳娣.
中药前胡的化学基础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3,5(2):1-17.
被引量:22
2
孔令义,裴月湖,李铣,朱廷儒,奥山徹.
前胡香豆素A的分离和结构鉴定[J]
.药学学报,1993,28(6):432-436.
被引量:14
3
孔令义,裴月湖,李铣,朱廷儒.
凯林内酯类香豆素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4,6(1):50-65.
被引量:10
4
王天志,王曙,马鹏.
羌活属植物中3种香豆素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83-684.
被引量:11
5
李意,孔令义.
RP-HPLC分析白花前胡根和茎叶中花椒毒素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0):622-623.
被引量:8
6
孔令义,李意,闵知大.
RP-HPLC法分析白花前胡中Pd-Ia和紫花前胡中Pd-C-I的含量[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4):215-218.
被引量:14
7
孔令义,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1年,6卷,243页
8
团体著者,中药大辞典.下,1977年
9
张秀琴,徐礼燊.前胡中香豆素的测定[J]中药通报,1984(02).
10
李水福,朱莜芬,朱兆毓,倪政新.前胡的质量考察[J]中药材科技,1983(04).
共引文献
33
1
王帅,石燕红,王瑞,胡世文,罗静,况刚,陈绍成.
中药前胡中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9):89-99.
被引量:36
2
李英霞,张士国,付建明.
毒性中药千金子去种皮净制合理性的探讨[J]
.中药材,2008,31(3):344-347.
被引量:4
3
朱国元,陈光英,李庆洋,沈小玲,方宏勋.
HPLC/MS/MS技术在中药白花前胡成分鉴定中的应用[J]
.中国天然药物,2004,2(5):304-308.
被引量:16
4
潘淳,梁志源.
中药前胡质量控制的研究概况[J]
.华夏医学,2004,17(5):862-864.
被引量:6
5
石赟蓉,孔令义.
以前胡为例,探讨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38-46.
被引量:11
6
贾恩礼,黄尉初.
中药鉴定中现代分析技术的国内应用概况[J]
.实用医药杂志,2006,23(8):989-991.
被引量:4
7
王贞佐,王迪,郭亮,呼海涛,曹鹏飞,滕利荣,杨景华.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紫花前胡苷的工艺优化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487-1488.
被引量:1
8
孟丽,简在友,李孝伟.
几种伞形科中药浸出液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99-5500.
被引量:3
9
李孝江,郭瑞华.
色谱法在名贵中药材分析与鉴别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7(4):44-47.
被引量:2
10
李英霞,刘春农,韦朋.
千金子种仁与种皮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J]
.陕西中医,2008,29(5):605-60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74
1
韩邦兴,王德群.
白花前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4):44-45.
被引量:23
2
陈仁山,蒋淼,陈思敏,梁飞.
药物出产辨(二)[J]
.中药与临床,2010,0(2):60-63.
被引量:21
3
常天辉,足立秀之,奥山徹,森信行,斋藤勋,张克义,孙晓东,李金鸣.
3’-当归酰氧基-4’-乙酰氧基-3’,4’-双氢邪蒿内酯对麻醉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英文)[J]
.中国药理学报,1994,15(6):507-510.
被引量:12
4
李鹏,赵红,吴远芳,成玉怀.
菊苣的生药鉴定[J]
.农垦医学,2001,23(3):149-151.
被引量:9
5
饶高雄,刘启新,戴振杰,杨祺,戴万生.
中药前胡的本草考证和现代品种论述[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1):1-6.
被引量:17
6
张亚中,徐国兵,班永生,黄丽丹.
前胡中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189-3190.
被引量:6
7
潘九英,吴飞华,金芝贵.
白花前胡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64-65.
被引量:15
8
吴洪新,呼天明,张存莉,贾红勋,鲁友均.
菊苣菊粉提取与纯化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91-95.
被引量:25
9
杨亚丽,呼天明,刘洪瑜,张存莉,陆文总.
普那菊苣总酚提取工艺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5):156-159.
被引量:11
10
向继仁.
宁前胡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4):18-2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1
1
李英霞,张士国,付建明.
毒性中药千金子去种皮净制合理性的探讨[J]
.中药材,2008,31(3):344-347.
被引量:4
2
李英霞,刘春农,韦朋.
千金子种仁与种皮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J]
.陕西中医,2008,29(5):605-606.
被引量:9
3
宣志红.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胡药材中总香豆素[J]
.中草药,2008,39(11):1741-1742.
被引量:8
4
王维,陈锡林.
不同产地前胡栽培品和野生品的总香豆素含量测定[J]
.海峡药学,2009,21(3):61-63.
被引量:2
5
俞年军,吴文铃,刘守金,方成武,向继仁,潘黎.
前胡根的干物质积累与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动态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489-1492.
被引量:15
6
朱金芳,韩海霞,林聪明,吾米提.艾尔肯.
菊苣中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3,50(4):625-629.
被引量:4
7
聂小忠,党建章,王晓利,龚千峰,蔡仲希,余香.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前胡野生品与栽培品的质量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0):129-131.
被引量:25
8
陈灵丽,张玲,彭华胜,方清影,储姗姗,戴敏.
前胡品质的影响因素及“辨状论质”[J]
.中华医史杂志,2018,48(1):10-16.
被引量:12
9
杨秀伟,谭凯,邓宽平,王晓殿,罗绮霞,张永刚.
种植方式和采收期对中草药爵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18,35(1):65-66.
被引量:1
10
徐攀,梁卫青,张宏建,胡轶娟,陈如兵,浦锦宝.
前胡有效成分含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9):5614-5618.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刘锦芮,赖长江生,梁嫌,梅南菊,张彦青.
中药采收期的机理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22,45(8):2019-2025.
被引量:16
2
周介仁,孙健,沈晓霞,邵清松,王丽赟,王志安.
白花前胡传统产区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中药材,2021,44(11):2543-2548.
被引量:6
3
徐广,谭秋生,罗敏,郭瑀,杨丹,邓才富,杨永东,任星宇,傅滟.
前胡提取方法比较[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7):68-70.
4
王帅,石燕红,王瑞,胡世文,罗静,况刚,陈绍成.
中药前胡中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9):89-99.
被引量:36
5
李丽丽,刘向前,高敬铭,郑礼胜,倪娜.
中、日、韩当归中挥发油成分研究和总香豆素含量测定[J]
.中国药师,2009,12(10):1344-1347.
被引量:13
6
叶美玲,朱思佳.
毒性中药研究进展略述[J]
.甘肃中医,2009,22(11):74-75.
被引量:2
7
王博,侯大斌,徐敏,李强,欧平.
川西北野生九眼独活总香豆素的提取条件优化及含量测定[J]
.西北药学杂志,2010,25(2):107-108.
被引量:4
8
王英姿,张超,张兆旺.
毒性中药千金子的炮制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11,30(1):42-44.
被引量:3
9
孟夏,王延年,庄贺飞,袁杨,毕开顺,陈晓辉.
HPLC同时测定千金子不同部位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8):91-94.
被引量:6
10
朱金芳,韩海霞,林聪明,吾米提.艾尔肯.
菊苣中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3,50(4):625-629.
被引量:4
1
赵红旗.
高良姜与大高良姜的紫外光谱鉴别[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3):22-22.
被引量:2
2
王培培,鲁芹飞,李婧,黄松,陈建南.
铁皮石斛中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选[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4):30-33.
被引量:17
3
梁卫青,浦锦宝,程林,胡轶娟,陈锡林.
野生与人工栽培前胡药材中3种香豆素含量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14,37(11):1966-1968.
被引量:15
4
李宝国,石俊英.
HPLC法同时测定北沙参不同部位中3种香豆素的含量[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383-384.
被引量:16
5
李玲,李祖伦,何宇新,袁瑜.
白芷提取工艺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74-375.
被引量:11
6
李宝国,石俊英.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北沙参药材中香豆素的含量[J]
.中药材,2005,28(6):475-476.
被引量:27
7
邹箴蕾,吴启南.
半枝莲不同药用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72-73.
被引量:14
8
谭晓梅,彭树灵.
萸黄连提取物中吴茱萸的鉴别与黄连总生物碱含量测定[J]
.中药材,2007,30(3):297-299.
被引量:6
9
张玉方,余红梅.
硫熏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9):536-538.
被引量:53
10
于昕雯,张文杰,王岩,李军,康廷国,门启鸣.
天仙子多糖含量测定[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0):246-248.
被引量:3
中药材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