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化学调控技术
被引量: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物化学调控技术娄成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室北京100094)编者按在4月23~26日“中国作物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暨学术报告会“期间,娄成后、刘后利、戚昌瀚等8名学者应邀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引起了广泛重视。本刊决定从第3期开始将在“专家论坛”栏目中陆续...
作者
娄成后
机构地区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室
出处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共3页
Crops
关键词
农业化学
生物化学调控
分类号
S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9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149
1
陈国惠,严军,王光明,杨安贵.
4PU-30对杂交水稻后期叶片衰老及再生芽萌发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75-77.
被引量:4
2
姜丽娜,尚玉磊,邵云,李春喜.
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11):3-7.
被引量:13
3
孙刚,田霄鸿,曹翠玲,刘迎春,李生秀.
不同供Zn水平下HCO_3^-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3):2255-2260.
被引量:1
4
高洪波,郭世荣.
外源γ-氨基丁酸对营养液低氧胁迫下网纹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含量的影响[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30(6):651-659.
被引量:51
5
赵同寅,刘福良,郑爱宁,石萍.
多效唑对小麦的防倒增产效果[J]
.山西农业科学,1989,17(11):6-7.
被引量:1
6
刘承仿.
丰产素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1994,22(4):31-32.
被引量:4
7
王旭军,徐庆国,杨知建.
水稻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187-190.
被引量:67
8
李芳贤,刘溪源,李述曾,高素霞,武恩吉.
夏玉米喷施玉米健壮素的增产效果与使用技术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2):33-37.
被引量:22
9
张建华,罗瑶年.
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达尔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4,2(2):30-32.
被引量:8
10
王文龙,陈清泉,宋光泉.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籼粳交F_1代增产效应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94,9(6):21-2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5
1
韩萍,赵化春.
作物化控工程研究与应用概况[J]
.玉米科学,2001,9(z1):79-85.
被引量:9
2
刘根齐,郭乐群,蒋其鳌,赵世民,刘春光.
DC复合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抗倒伏作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85-188.
被引量:16
3
杨文钰,袁继超,倪苏.
水稻浸种剂增产效果初探[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13(4):537-539.
被引量:2
4
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张文学,孙刚,黄英金.
不同抗早衰剂配方对杂交早稻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5.
被引量:4
5
傅福道,黄秀国.
地膜棉花铃期施用促进型调节剂的效应研究[J]
.中国棉花,1996,23(8):11-12.
被引量:1
6
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张文学,孙刚,黄英金.
抗早衰剂不同浓度对杂交晚稻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9):14-18.
被引量:10
7
王凤宝,董立峰,张忠缓.
叶酸对玉米增产作用及抗早衰效应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66-71.
被引量:10
8
邵运辉,岳俊芹,郑飞,秦峰.
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健”的增产效果及增产机理研究[J]
.现代农业科学,2009(4):24-26.
被引量:1
9
王晓冬,解备涛,谭伟明,李建民,翟志席,段留生.
γ-氨基丁酸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期耐热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623-626.
被引量:10
10
黄秀国,傅福道,周江华.
棉花应用油菜素内酯连续六年的产量表现[J]
.江西棉花,1998(4):24-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3
1
李宁,李建民,翟志席,李召虎,段留生.
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6):38-42.
被引量:67
2
吴丹,邹华文.
涝渍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化学调控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9-13.
被引量:9
3
李颖,陈金湘,李垚垚,易九红.
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概况[J]
.作物研究,2008,22(S1):457-459.
被引量:13
4
刘根齐,郭乐群,蒋其鳌,赵世民,刘春光.
DC复合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抗倒伏作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185-188.
被引量:16
5
王旭军,徐庆国,杨知建.
水稻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187-190.
被引量:67
6
顾万荣,葛自强,陈源,陈德华,吴云康.
中国作物化控栽培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400-405.
被引量:30
7
郭彦,张文会,魏秀俭,赵深.
6-BA对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芽期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592-1593.
被引量:3
8
郑顺林,李首成.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棉花不同性状的影响[J]
.江西棉花,2005,27(6):18-21.
被引量:1
9
阿加拉铁,薛大伟,李仕贵,钱前,郭龙彪.
植物激素与水稻产量的关系[J]
.中国稻米,2006,12(5):1-3.
被引量:21
10
杨安中,朱启升,张德文,杨前进.
始穗期喷施抗旱剂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1):13-17.
1
娄成后.
生物化学调控与农业[J]
.植物杂志,1994,21(4):2-5.
被引量:3
2
杨国胜,姚茂芳.
新晃县旱作农业的高效模式与农艺技术[J]
.作物研究,1997,11(4):30-32.
3
李春燕,李东升,宋森楠,范佳,朱新开,封超年,郭文善.
小麦阶段性冻害的生理机制及预防途径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6):1175-1179.
被引量:23
作物杂志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