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引诱剂诱杀松墨天牛成虫效果初报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昆虫。诱杀松墨天牛成虫,减少松墨天牛虫口密度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之一。笔者于2003年5—7月在重庆万州区天城镇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及发生区外围采用引诱剂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试验。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以供探讨。
作者
杨大胜
牟晓伟
吴斡宁
机构地区
重庆市万州区林业局
出处
《重庆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51-52,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引诱剂
松墨天牛
成虫
诱杀效果
松材线虫病
媒介昆虫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7
1
黄金水,何学友,杨希,徐耀昌,林庆源.
FJ-MA-02引诱剂林间松墨天牛引诱效果及活虫捕捉器的研制[J]
.林业科学,2003,39(S1):153-158.
被引量:41
2
黄照岗,郑建国,谢寅升,石纪茂.
M-99引诱剂有效引诱范围及余杭区松褐天牛成虫发生规律[J]
.中国森林病虫,2005,24(1):4-7.
被引量:26
3
王四宝,刘云鹏,樊美珍,苗雪霞,赵学球,李增智,司胜利,黄勇平.
不同诱捕技术对松褐天牛的诱捕效果[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3):505-508.
被引量:52
4
黄金水,何学友,杨希,陈纪文,陈红梅.
FJ-MA-02引诱剂林间松墨天牛引诱效果及应用[J]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5.
被引量:32
5
来燕学,张世渊,黄华正,吕兆田,史迎寅.
松墨天牛在松树枯萎中的作用[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6,13(1):75-81.
被引量:43
6
刘际建.
利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来引诱松褐天牛初步试验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06,23(1):17-18.
被引量:13
7
KISHI Y.The pine wood nematode and the Japanese pine sawyer[M].Tokyo:Thpmas Co Ltd,1995:208-209.
8
TAKASU F, YAMAMOTO N, KAWASAKI K. Modeling the expansion of an introduced tree disease[J]. Biol Inv,2000,2(2) :141 -150.
9
KISHI ,YOICHI.The pine wood nematode and the Japanese pine sawyer [M].Tokyo :Thpmas Co Ltd, 1995:208-209.
10
蒋丽雅,朋金和,周健生,吕传海,卜厚平,苏元功.
松褐天牛引诱剂Mat-1号的研究[J]
.森林病虫通讯,1997(3):5-7.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5
1
田艳,张宏,张真,张力,孔祥波.
重庆市松褐天牛引诱剂对比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2):14177-14178.
被引量:15
2
田艳,刘金燕,何邦亮.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158-159.
被引量:6
3
田艳,陈桂芳,李果,何莉.
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成虫对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54-154.
被引量:5
4
曾健,王红.
应用APF—Ⅰ型诱剂防治松墨天牛试验初探[J]
.四川林勘设计,2019(1):49-51.
被引量:2
5
常国彬,白鸿岩,何跃全,李芹玲,张天栋,刘再英.
松褐天牛二种新型引诱剂林间诱捕效果对比[J]
.中国森林病虫,2017,36(1):14-17.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曹露凡,杨龙,高峰,刘奎伟,刘慧慧,崔晶晶,周成刚.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10,40(2):111-115.
被引量:19
2
泽桑梓,闫争亮,赵涛,季梅,李浩然,刘宏屏,阮玉灿.
我国松褐天牛防治及引诱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
.西部林业科学,2010,39(3):93-97.
被引量:21
3
田艳,陈桂芳,李果,何莉.
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成虫对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54-154.
被引量:5
4
傅军华,刘小亮,康国华.
不同诱剂诱捕松褐天牛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6):161-162.
被引量:3
5
王健,杜文军,司徒春南,付甫永.
我国松褐天牛防治研究进展[J]
.河北林业科技,2012(2):31-33.
被引量:5
6
付甫永,司徒春南,王健.
Screening of Natural Enemies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Transmitting Pine Wood Nematode Disease[J]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2010,1(3):44-46.
被引量:1
7
陈元生,李方兴,温德华.
松褐天牛植物源引诱剂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14,43(4):5-10.
被引量:7
8
李逸,廖波,王瑞兴,盛丽梅,种星星,马瑞燕.
寄主植物挥发物的预防分析[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5(5):126-126.
9
王宏勋,王军辉,杨云波,李紫涵,贾丽萍.
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比较[J]
.林业调查规划,2015,40(3):36-38.
被引量:6
10
谭晓金.
松褐天牛引诱技术及生物防治的探索[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48):112-112.
1
重庆万州区召开年奶牛结核和布病防控工作会[J]
.兽医导刊,2011(3):73-73.
2
徐龙江.
如何防治杨毒蛾[J]
.新疆林业,1995,0(1):37-38.
3
陈新全.
蛀干类害虫 诱杀效果好[J]
.浙江林业,2006(9):29-29.
4
刘凤,贺春娟,尹冰.
性信息素在苹果园内对害虫的诱杀效果研究[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2):23-24.
被引量:2
5
张丽,张建国.
蔬菜设施黄板诱杀技术初探[J]
.西北园艺(蔬菜),2012(1):4-5.
被引量:5
6
走进张泽城的家庭农场[J]
.新农村(黑龙江),2013(9):35-35.
7
刘硖,姜玉松,姜奎年,韩会智,高宝双.
全自动物理灭蛾器诱杀枣树害虫的试验[J]
.落叶果树,2006,38(5):6-8.
8
蒋山蓉.
重庆市万州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5,35(12):88-88.
9
李国富.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J]
.新疆农垦科技,2016,39(2):25-26.
被引量:4
10
王瑞生,绍明安,周选举,姬聪慧,罗文华,任勤,曹兰,程尚,戴荣国.
重庆万州区蜜粉源植物的开发与利用[J]
.蜜蜂杂志,2014,34(10):6-8.
重庆林业科技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