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脑网络的两面性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脑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如何对网络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层面上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变化作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这不仅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文章论述了电脑网络的两面性,提出网络影响人类命运完全掌握在人类手中的命题,促人深思。
作者
高培文
机构地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6期74-77,共4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网络
虚拟
网络科技
两面性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黄少华.
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3):30-34.
被引量:25
2
童星,罗军.
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
.江苏社会科学,2001(5):116-120.
被引量:79
3
罗海滢,蒋学刚.
论网络对社会的正负效应[J]
.理论与现代化,1998(10):43-4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陈立辉.
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J]
.社会学研究,1998(6):13-30.
被引量:40
2
J.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8.
3
B斯马特.后现代性与社会学[J].国外社会学,1997,(3).
4
A.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14.
5
Leiner, Barry. A Brief History of Internet[J/OL]. http://www.isoc.org/internet history.
6
Benedikt, M. Cyberspacc: some proposals[A]. Cyberspace: First Steps[C].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4. 123.
7
谢俊贵.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理论述评[J/OL).http://www3.rongshu.com/publish/readArticle.asp? id=8337.
8
W.J.赛佛林,J.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74.
9
J.F.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北京:三联书店,1997.26.
10
闵大洪.
虚拟女主播 网络原生报 手机上网及其他 网络媒体新动态点评[J]
.新闻实践,2000,0(3):30-3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99
1
张又川.
网络质疑现象下的舆情治理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3,9(1):62-65.
2
陈熙.
网络社会的微观权力分析[J]
.社会中的法理,2020(1).
3
吴小永.
关于建立“网络社会工作”的几点设想[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110-111.
被引量:12
4
谢金林.
生态系统视角下的网络社会管理体制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97-102.
被引量:7
5
陈俊峰.
居住社区虚拟交往探析:江苏个案[J]
.重庆社会科学,2008(1):40-43.
被引量:5
6
吴新兰.
日本动漫对中国观众的“去阶层化”影响[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10-114.
被引量:3
7
朱京.
网络信任的原则及对青少年网络活动的影响[J]
.社会,2004,24(8):61-63.
被引量:3
8
奚春华,朱京.
青少年网络信任取向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J]
.青年探索,2004(5):14-17.
被引量:8
9
黄少华,韩瑞霞.
BBS研究现状:一个社会学元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72-75.
被引量:4
10
王海明,韩瑞霞.
国内BBS研究现状述评[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25-2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7
1
何群艳.
网络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战线”[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21):34-36.
被引量:3
2
夏燕.
网络社会中法律的发展变迁趋势研究——以网络社会的特性为视角[J]
.山东社会科学,2008(11):130-133.
被引量:4
3
周成龙.
网络社会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冲突[J]
.理论探索,2009(2):26-28.
被引量:12
4
周睿祺,舒均杰.
职业院校毕业生网络求职浅谈[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6):111-112.
被引量:3
5
韩茂源.
浅论高职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方法[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0):65-67.
被引量:25
6
唐进.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及引导[J]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146-150.
被引量:3
7
张家军,靳玉乐.
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
被引量:657
引证文献
1
1
王海峰.
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4):129-1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白天宇,陈龙涛,张晓光.
“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初探[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5):110-112.
被引量:20
2
黄朝晖.
广西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
.长江丛刊,2017,0(13):206-206.
被引量:2
1
胡聃.
网络的两面性——对一个案例的反思[J]
.经济研究导刊,2017(1):157-158.
被引量:1
2
郭秀凤.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15(17).
3
张义庭.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研究[J]
.情报杂志,2011,30(8):51-54.
被引量:35
4
尹一凡.
电视台提高办台质量的具体措施研究[J]
.当代电视,2013(11):30-30.
5
钱亦蕉.
后奥运时代中国传媒格局探析[J]
.东南传播,2009(1):61-63.
被引量:4
6
陈莉.
以人文视角做新闻[J]
.新闻战线,2008(5):40-41.
被引量:1
7
李瑛.
图书馆典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3):220-221.
被引量:5
8
罗海滢,蒋学刚.
论网络对社会的正负效应[J]
.理论与现代化,1998(10):43-44.
被引量:3
9
李政道.
展现科学家的精神世界[J]
.内蒙古教育,2010(19):61-61.
10
李政道.
展现科学家的精神世界[J]
.新华文摘,2010(4):131-131.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