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40,共2页
Media Observer
二级参考文献5
-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
2申菏永.心理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6).
-
3郑维康主编.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
-
4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在学出版社,1998(9).
-
5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2).
共引文献29
-
1杨晓航.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28-30. 被引量:5
-
2陈明祥.浅谈网络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4,17(5):39-41. 被引量:8
-
3王梅仙.论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培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2-45. 被引量:13
-
4陈健梅.南通市犯罪青少年人格特点调查与分析[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52-54. 被引量:1
-
5孙辉莹.浅述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作用和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6-69. 被引量:1
-
6余强,袁晓艳.高中生人格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3(3):63-67.
-
7周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培养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2(7):45-47. 被引量:1
-
8陈卫.试论少儿图书馆在培养少年儿童健康人格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8):23-25. 被引量:1
-
9杨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分析与矫治[J].时代教育,2009(7):158-159.
-
10傅艺娜.大学人格培育体系中体验式教育探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3(3):109-11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22
-
1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6-9. 被引量:9
-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1):29-33. 被引量:336
-
3郑春晔.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4(7):94-97. 被引量:5
-
4李爱芹.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5):4-8. 被引量:10
-
5许浩.信息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J].中州大学学报,2004,21(4):108-109. 被引量:27
-
6罗以澄,詹绪武.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和素养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3):362-367. 被引量:21
-
7曾凡斌.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理念反思[J].新闻知识,2005(10):39-42. 被引量:3
-
8冯文全,刘晓英.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媒体素养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30-33. 被引量:8
-
9赵靖茹.从“网络疾病”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54-57. 被引量:6
-
10胡忠青.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策略刍议[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5):42-43. 被引量:3
-
1书卷多情似故人 说说你和《视野》的故事[J].视野,2017,0(1):64-64.
-
2书卷多情似故人 说说你和《视野》的故事[J].视野,2017,0(2):64-64.
-
3施永辉:科学不容浮躁[J].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07(01S):16-16.
-
4崔进.主旋律作品创作研讨会纪要[J].中国电视,1994(4):38-43.
-
5幼儿园刮起送礼风,当戒![J].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08(4):39-39.
-
6道弘.编辑与书籍宣传[J].编辑之友,1983(2):73-79.
-
7刘梅.青年问题的社会视角及其反思[J].青年探索,2000(6):30-33. 被引量:8
-
8刘朗,成会明.开拓进取,再筑辉煌——庆祝《新型炭材料》创刊20周年[J].新型炭材料,2005,20(2).
-
9向红兵.电视青年节目定位之我见[J].电视研究,1999(9):34-36.
-
10齐宏亮.青年读物的市场细分及需求特点[J].中国出版,1996(6):26-2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