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与实践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应被多数人接受并付诸实践,但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仍只是新名词,故本文在介绍这一概念形成的由来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为,从而更深化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内涵.
作者
吴长文
陈年绍
出处
《南昌水专学报》
1994年第2期44-49,75,共7页
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X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冀建中.
自然资源保护的哲学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1):30-36.
被引量:4
2
武欣.持续发展模式简介[J]管理世界,1990(03).
共引文献
3
1
刘玉珂.
生态世界观、生活方式与资源问题的解决[J]
.求索,2007(12):142-144.
被引量:3
2
刘玲.
哲学视野下的土地资源保护问题[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2):43-44.
3
潘存德.
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6(S1):42-78.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6
1
高殿军,李玉茹.
可持续发展内涵[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5-7.
被引量:4
2
陈修颖,邓湘南.
小城镇整理:中国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
.衡阳师专学报,2002,23(4):70-73.
被引量:5
3
吴长文,陈法扬.
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经济失调及其系统调控[J]
.水土保持研究,1995,2(1):80-84.
被引量:4
4
王秀芬.
可持续发展由来与涵义研讨之述评[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21(4):27-29.
被引量:4
5
杨国良.
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1):94-98.
被引量:19
6
杨亮才,杨鹏亮.
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出路[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8(4):43-4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徐文俊,徐强.
江苏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研究[J]
.生态经济,2004,20(S1):116-117.
2
邹坦,吴长文,袁运科.
江西在长江区域生态经济带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96,17(4):297-301.
3
徐少阳.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J]
.理论界,2007(11):46-48.
被引量:7
4
林敬博.
新时期武术发展的持续性研究[J]
.科技视界,2015(35):147-14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朱井丽,王海春,李志刚,潘猛,吴庆明.
林甸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信息,2008(24):38-39.
2
章尚正,农珍珍.
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强化[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73-80.
被引量:6
3
董玉珍.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167-168.
被引量:1
4
李峻.
生态旅游——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业的最佳实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148-149.
被引量:1
5
张菊伟.
福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乡村生态旅游业——以宁德市蕉城区为例[J]
.福州党校学报,2013(6):46-51.
被引量:2
6
徐少阳,李志涛.
对五大连池旅游风景区居民利益需求的实证研究[J]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4(1):25-30.
7
高辉辉.
论科学发展观在如皋市旅游业的贯彻与落实——基于如皋市水绘园景区的实名调查[J]
.现代商业,2017(21):75-76.
1
姜秋俚.
“大浑太”流域综合治理对策和建议[J]
.沈阳干部学刊,2015,17(3):43-44.
2
李生惠,梁象武.
城庄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3(3):23-25.
3
刘相则.
邬家沟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89(2):26-28.
4
中国各省省名的由来[J]
.福建农业,2006(2):38-38.
5
刘伟明.
精准农业探讨[J]
.农业网络信息,2006(3):7-8.
被引量:4
6
王晓玲.
我国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46-11247.
被引量:3
7
王宗海.
也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
.党的建设,2006(10):38-38.
8
张明.
滇池及其流域综合治理[J]
.水资源保护,1998,14(3):39-43.
被引量:2
9
方军.
流域综合治理是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之本[J]
.中国农学通报,1991,7(6):40-41.
10
尹华奇.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讲座——第一讲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由来及其意义[J]
.湖南农业,1997(5):8-8.
南昌水专学报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