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南方农村》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South China Rural Area
同被引文献13
-
1韩元钦.深受农民拥戴的合作社[J].农村经营管理,2005(1):13-14. 被引量:2
-
2胡占国,张治平.解决六个方面的重点问题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关键[J].甘肃农业,2004(11):31-31. 被引量:3
-
3王延松.网络经济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5,3(23):145-146. 被引量:5
-
4翟俊武.正确处理农村经纪人发展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9):16-17. 被引量:1
-
5陈速.农村经纪人培育发展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前沿,2008,.
-
6张衍霞.关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认识及对策研究[J].理论前沿,2007(15):38-39. 被引量:8
-
7周鑫.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
8何灵,曾伟立.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合作社的构建模式[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11):50-52. 被引量:4
-
9王婉.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5(1):38-38. 被引量:2
-
10李明慧.对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91-29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6
-
1王大庆,闫永庆,王宏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及CIS模式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8-10. 被引量:5
-
2马丽,张凤艳.焉耆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现状分析与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10(12):11-13.
-
3李水平.关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认识及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4):5-5.
-
4梅桂英.农民合作社助推农民脱贫的道路探讨——以盘县银湖农民合作社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265-265.
-
5余艳锋,龙超安,祁春节.澳大利亚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6(7X):150-151. 被引量:2
-
6赵静.农村合作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2014,26(8S):153-153.
二级引证文献7
-
1肖立.国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经验对江苏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9(2):75-77. 被引量:17
-
2张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20-22.
-
3高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地域依赖机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3):197-198.
-
4吕晓帆,白文周.我国农村合作社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1):232-232. 被引量:4
-
5景堃,毛加强,王佳佳.德国RCH合作社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98-102. 被引量:4
-
6彭时辉,廖征,文海蓉,张艳霞,甘仰本,赵华斌.识别系统在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11):1192-1195.
-
7郑亚琴,杨颖.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与农村合作组织作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1):69-71. 被引量:5
-
1陈印军,杨瑞珍,尹昌斌.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优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1):21-24. 被引量:32
-
2杨光华,庄伟五,吕芳.新疆棉花产业发展优势、问题与对策[J].新疆金融,2006(7):28-31. 被引量:6
-
3黄尚廉.重庆光电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决策导刊,2003(2):19-24.
-
4王婉.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5(1):38-38. 被引量:2
-
5张衍霞.关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认识及对策研究[J].理论前沿,2007(15):38-39. 被引量:8
-
6郭忠琦.我国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社相关问题的探讨[J].赤子,2014(6):231-231. 被引量:2
-
7荣超.推行村委会无候选人直选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民政,2008(5).
-
8王中青,徐晨.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物[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1):112-113.
-
9崔建国.实现“乡政村治”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J].唯实,2012(7):59-61. 被引量:3
-
10宋永全.云南省竹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5,28(2):75-7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