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探析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职业教育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影响其健康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应具有“兼容性”、“倾向性”和“伸缩性”;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应关注“人性”,教学习得应重视“隐性”,教学内容应强化“术性”;职业教育质量应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和复合性。
作者
周明星
陈豪好
机构地区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出处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17-18,36,共3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观
质量观
教学观
健康发展
教学过程
教育质量
教学内容
兼容性
伸缩性
倾向性
适应性
复合性
多样性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58
同被引文献
129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1
周明星.
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5):8-11.
被引量:37
2
肖凤翔.
隐性经验的习得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
.教育研究,2002,23(5):67-72.
被引量:36
3
周明星.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特征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1):91-93.
被引量:31
4
潘懋元.
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
.中国高等教育,2001(3):21-23.
被引量:220
5
卢乃桂.
信息社会的人才要求[J]
.教育研究,2000,21(11):8-11.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杨红娟.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82-85.
被引量:1
2
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吕鑫祥,郭扬,黄克孝,成永林.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
.教育研究,1999,20(4):57-62.
被引量:161
3
邓志伟.
21世纪世界职业教育的方向——兼对能力本位的职教体系的质疑[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1):1-7.
被引量:16
4
肖凤翔.
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
.外国教育研究,1998(4):32-36.
被引量:16
5
赫斯特 施良方 唐晓杰.博雅教育与知识的性质[A].施良方,唐晓杰.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4.
6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10.
7
M. Polanyi, (1968) ,Personal knowledge:Tonard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p. 64,53.
8
石定寰.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N].科技日报,1998-7—16.
9
吴晓蓉,江丕权.
“以课题为基础”的工程教育改革——丹麦Aalborg大学的实践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3):93-98.
被引量:7
10
黄日强,许惠清.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征[J]
.外国教育研究,2000,27(5):56-58.
被引量:56
共引文献
358
1
胡茂波,唐欣宇,游子欢.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逻辑、意图、风险及其规避[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4):12-17.
被引量:8
2
万朝丽,黄静梅.
新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国际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综述[J]
.教育科学论坛,2020(33):19-24.
3
吴友石,缪春萍,刘立新.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模式[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0(2):6-8.
被引量:3
4
王晨.
职业教育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08(4):29-30.
被引量:4
5
丰聪.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S1):120-122.
被引量:2
6
吕筠,董晓秋.
高师英语函授教育的时代特征[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7):94-95.
7
辛兵,王维民.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59-61.
被引量:4
8
刘晓刚.
浅谈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J]
.高教论坛,2005(2):132-134.
被引量:6
9
田波平.
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培养现代农业工程人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S1):169-171.
被引量:3
10
程文广.
体育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与质量观[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1-3.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29
1
高伯华,殷秀莉.
新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107-108.
被引量:2
2
雷正光.
职业教育教学中师生间互动的理论支撑[J]
.职教论坛,2005,21(26).
被引量:5
3
高峰.
政策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动力与保证[J]
.职大学报,2010(1):129-131.
被引量:2
4
陆秀英.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探索[J]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4,7(1):50-53.
被引量:14
5
苏志刚.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5):14-16.
被引量:14
6
鲍洁.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J]
.职教论坛,2004,20(12X):26-27.
被引量:22
7
袁江.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4):1-1.
被引量:148
8
邹瑜.
让作文洋溢生命的色彩[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5(3):42-42.
被引量:5
9
袁江.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7):1-1.
被引量:51
10
郎志正.
大质量概念[J]
.工程质量,2005,23(3):36-3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6
1
王垚芝.
新中国成立70年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历程与特征[J]
.教育科学论坛,2019,0(36):24-30.
被引量:5
2
陈小明.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观探析[J]
.职教论坛,2006,22(10X):4-6.
被引量:6
3
刘文娟.
论高职院校人文环境的特点和功能[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2):110-112.
被引量:3
4
卢晓宁.
巡回课教学——职高有效教学新模式[J]
.中等职业教育,2007(02Z):12-13.
5
黄斌.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及其提升路径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08(12):23-25.
被引量:4
6
张健,陈明昆.
基于建构主义的职业教育教学观[J]
.科教文汇,2008(30):5-5.
被引量:1
7
马宽斌.
新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问题探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123-126.
8
卢艳.
关于影响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63-65.
9
李翠萍.
关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思考[J]
.当代职业教育,2011(8):10-12.
被引量:3
10
申杜波.
职高语文作文指导——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作文实践[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3(3):367-368.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李芳.
职业教育扶贫: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体制探析——以“三区三州”为例[J]
.现代教育管理,2021(3):121-128.
被引量:17
2
何兵.
借鉴“教学工厂”模式丰富我国职业教育内涵[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2(3):43-45.
被引量:4
3
池至铣.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机制构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144-145.
4
王敏坚.
高职院校校园人文环境的提升[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79-83.
5
范美英.
国外典型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2(26):105-106.
被引量:6
6
韩秋黎,刘孟良.
浅谈高职课程改革应遵循的教学观[J]
.机械职业教育,2012(11):26-28.
7
刘健,戴俊豪,朱洪军.
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校企共培平台的实践[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267-268.
8
冯涛.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初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4):84-85.
9
王晓红.
高职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与对策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0):220-221.
被引量:1
10
盛国.
搭建服务型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J]
.继续教育研究,2013(10):113-115.
被引量:1
1
周明星.
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J]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4(2):38-41.
被引量:9
2
王云飞,周跃红.
高职教育一专多能的研究与实践[J]
.科教文汇,2009(33):64-64.
3
刘淑敏.
员工是成本还是资本[J]
.通信企业管理,2007(1):3-3.
4
潘成亮,邓昌华.
浅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J]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4):49-50.
5
薛惠玲,薛冬梅.
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9):62-63.
被引量:2
6
吴江.
聚焦时间管理[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7):38-39.
7
李永春,何玉荣.
浅论树立科学人才观的必要性——从主科副科说法之维度谈起[J]
.科技视界,2012(24):180-181.
8
刘本锁,王亚双.
浅谈职业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学观[J]
.职业时空,2007,3(07S):61-61.
9
梁星晖.
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J]
.销售与管理,2015(4):106-107.
10
刘继文.
新加坡全面推行华文教学改革[J]
.小学教学研究,2005(2):56-56.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