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麻黄全草、节、去节各部位主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麻黄全草、节、去节各部位主成分含量测定孙静芸,陈萍,谢年庚,章建民,余小平(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310007)《伤寒论》中以麻黄为君药的方剂均将麻黄草质茎去节后入药,又云去节者大能发汗,节能止汗 ̄[1]。我们为了探讨古人将麻黄去节入药的机理,以其平...
作者
孙静芸
陈萍
谢年庚
章建民
余小平
机构地区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1-332,共2页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关键词
麻黄
主要成分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1
1
李宪法等编,刘渡舟.伤寒论辞典[M]解放军出版社,1988.
同被引文献
95
1
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姜友平,郭淑英,沈鹏.
以解热的药效法初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1):1-4.
被引量:52
2
毕云生,赵普军,潘菡清.
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甘草次酸的含量[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0(4):300-301.
被引量:3
3
孙静芸,谢年庚,陈萍,唐法娣,章建民,王砚.
麻杏石甘汤、散剂实验研究的方法学探讨[J]
.中成药,1994,16(8):8-11.
被引量:6
4
冯全民,徐永厚,蔺福生,耿志君,李.阿迪雅,张树智.
麻黄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J]
.中药材,1994,17(5):5-7.
被引量:5
5
蔺福生,刘珊,贾云峰,王凤云,云虹.
麻黄移栽成活与当年产量[J]
.中药材,1995,18(5):219-222.
被引量:8
6
张树峰.
麻黄汤治疗流行性感冒120例报告[J]
.中医药信息,1995,12(4):42-42.
被引量:16
7
贾元印,刘晓.
薄层扫描法测定麻黄挥发油中1—2—萜品烯醇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1989,9(2):91-93.
被引量:2
8
李西林,徐莲英.
麻黄碱在体透皮给药对豚鼠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2005,27(8):883-885.
被引量:3
9
姚文珍.
试述麻黄在《伤寒论》中的应用[J]
.天津中医,1995,12(2):38-40.
被引量:2
10
李军,杨康,白云,吴蔚,熊刚.
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抑制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7):1773-177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9
1
黄九林,魏春雁.
麻黄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2006,28(4):66-68.
被引量:8
2
李阳春,孙静芸,陈萍,谢年庚.
麻杏石甘汤、散剂投药后主成分溶出量分析研究[J]
.中成药,2008,30(4):564-566.
被引量:1
3
杨启悦,龙飞,欧水平.
浅谈经方三拗汤饮片炮制与临床辨证应用[J]
.中草药,2011,42(8):1655-1657.
被引量:6
4
谭锐,郭力,董晓萍,顾健.
麻黄汤体内代谢的比较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2):1-4.
被引量:11
5
安俐瑶,姜英子,徐雅娟,解生旭,刘悦.
HPLC特征图谱法比较去节麻黄与麻黄节的差异[J]
.药学研究,2019,38(10):567-573.
被引量:2
6
杨文华,华国栋,鲁劲松,王莹,张莎莎,薛春苗.
麻黄“去节”的古代文献分析[J]
.北京中医药,2022,41(6):689-692.
被引量:3
7
林文津,林励,陈康.
麻黄的研究进展[J]
.基层中药杂志,2002,16(6):48-50.
被引量:14
8
熊平,蒋灵芝,苗维纳.
麻黄汤解表发汗的研究方法及临床运用[J]
.中医研究,2003,16(5):54-58.
被引量:8
9
刘梦婷,伍建光,窦鹏辉.
浅析“荣弱卫强”[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74):224-225.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杨蔚,杨英豪.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寒哮证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0(10):1450-1452.
被引量:4
2
郭玉成,李静华,贾春华,李晓军,刘小刚,庞宗然.
麻黄汤类合方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5,26(8):59-61.
被引量:2
3
原义涛,陈洪章.
蒸汽爆破技术在麻黄碱提取中的应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5):414-416.
被引量:13
4
周斌,张铁军,高文远,陈海霞,张家欣.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6,37(11):1601-1606.
被引量:18
5
齐炼文,李萍,赵静.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6):79-86.
被引量:35
6
谢毅强,牛乾.
代谢组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14(4):533-535.
被引量:11
7
姜鹏,窦圣姗,柳润辉,张川,张卫东,刘磊.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1):11-16.
被引量:19
8
李英帅.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医药研究探讨[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6):1-5.
被引量:7
9
郭建明,段金廒,唐于平,尚尔鑫,钱大玮.
微透析-UPLC-MS联用技术在方剂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1):158-164.
被引量:1
10
黄罗生,顾燕飞,李红.
中药挥发油及芳香性药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605-1611.
被引量:106
1
许亚平.
小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09,25(9):22-22.
2
宫平.
葛根汤临床新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09,25(7):29-29.
3
王立春.
略谈麻黄的功能和去节的意义[J]
.中成药,1992,14(3):48-48.
被引量:2
4
钱寅生.
食疗孕妇感冒[J]
.今日农村,2002(4):43-43.
5
林兮.
学五行,读青龙[J]
.家庭药师,2012(8):50-53.
6
王景琦,郝毅.
大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09,25(8):19-19.
被引量:1
7
蔡志和.
小儿惊风[J]
.健康生活,2011(8):19-19.
8
张锁庆.
麻黄的临症应用经验[J]
.甘肃中医,2006,19(12):34-34.
被引量:6
9
李祥林,范瑞娟,张璞.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方证解析[J]
.中国民间疗法,2015,23(9):52-53.
被引量:1
10
曾令渠,唐霞.
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临证心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85-85.
被引量:6
中国中药杂志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