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罗天益的脾胃观
被引量:
4
Observation of Bupizhitu decoction on vomit after tumorous chemotherap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脾胃伤须分钦、食”及“劳倦伤当辨寒、热”两大方面阐述了罗天益的脾胃观。罗天益不仅全面地继承了老师李东垣的学术思想,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列“食伤脾胃论”、“饮伤脾胃论”指出“食伤”和“饮伤”二者在病因及治疗上有所不同,更切合临床实际。
作者
周晓虹
机构地区
江苏省中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5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罗天益
脾
胃
脾胃病证
名医类案
Bupizhitu decoction Tumor Chemotherapy Vomit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
1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7.
2
段荣书.试论罗天益在理论上的建树.新疆中医药,1990,:9-10.
3
杨天荣.浅评罗天益的学术思想.北京中医,1991,:39-41.
4
王祖雄 谭学林.罗天益学术思想初探.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1-3.
5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M].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6
曾勇.
罗天益学术思想举隅[J]
.河北中医,1985,7(6):4-5.
被引量:3
7
杨景锋,任艳芸,文颖娟.
罗天益学术思想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719-721.
被引量:6
8
茅晓.
罗谦甫临证学术经验论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2):9-12.
被引量:3
9
温雯婷,虞舜.
《卫生宝鉴》特点与中医传承价值[J]
.中医文献杂志,2016,34(1):20-22.
被引量:3
10
陈靓,陈东梅,任北大,王泷,郭彦麟,张保春.
张元素“养正积自除”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J]
.环球中医药,2016,9(4):441-44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李文华,江涛,刘桂荣.
议罗天益论治脾胃之特点[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9):89-90.
被引量:5
2
杨景锋,任艳芸,文颖娟.
罗天益学术思想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719-721.
被引量:6
3
杨景锋,任艳芸,文颖娟.
罗天益学术思想探析[J]
.四川中医,2014,32(6):5-7.
4
李永红,汪芗,张俞,王惠敏,王丹,杨文婷,陈响,于鑫,吴海龙,裴浩然,邹金芯.
《卫生宝鉴》中的调气法[J]
.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3):21-2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杨佳一,赵俊,田会玲,任菁钰,汪子栋,刘浩,李志刚.
“脾肾互赞”理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607-2614.
被引量:23
2
李付平.
《卫生宝鉴》中罗天益的“脾胃观”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2736-2738.
被引量:1
3
梁子钰,李俊德,龙子弋.
浅析易水学派学术源流及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特点[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8):1054-1056.
被引量:7
4
王萌,李嘉钰.
易水学派的形成与发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8):7-9.
被引量:3
5
刘瑞鑫.
浅表易水学派脏腑辨证学说的发展传承[J]
.现代养生,2016,0(8):66-67.
被引量:1
6
吴四智,陈佳,陈孝银.
从不同角度谈“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依据[J]
.新中医,2016,48(10):6-7.
被引量:18
7
高雅,徐世杰.
以王好古为例探讨中医各家学说发展的“科学革命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1):1547-1548.
8
李永红,汪芗,张俞,王惠敏,王丹,杨文婷,陈响,于鑫,吴海龙,裴浩然,邹金芯.
《卫生宝鉴》中的调气法[J]
.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3):21-24.
9
杨清馨,苏舰陆,孙镘词,陈小梅,孙婧妍,郑灿磊.
金元时期河北籍医家及其针灸思想探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20,43(5):317-320.
被引量:3
10
赵丹,柳玉佳,李定祥.
《卫生宝鉴》中治疗脾胃病方剂用药规律[J]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5):23-27.
1
李加坤.
陈实功在外科学上的脾胃观[J]
.四川中医,1989,7(11):5-7.
被引量:2
2
虞胜清.
缪希雍脾胃观及其临床应用探讨[J]
.江西中医药,1998,29(3):52-53.
被引量:3
3
宋传荣.
略论《金匮要略》的脾胃观[J]
.四川中医,2005,23(6):7-8.
被引量:4
4
刘大荷.
试谈仲景的脾胃观[J]
.光明中医,1995,10(1):31-32.
5
罗会林.
喻昌脾胃观初探[J]
.江西中医药,1990,21(6):2-3.
6
祁建湖,王隆川.
谈陈实功的脾胃观[J]
.甘肃中医,2000,13(1):6-7.
被引量:4
7
王璐琳,虞梅.
浅析《伤寒论》中的脾胃观[J]
.新疆中医药,2003,21(4):5-7.
被引量:2
8
孟静岩.
《金匮要略》脾胃观之浅见[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23(4):1-3.
被引量:2
9
万芳,钟赣生.
万全小儿脾胃观论说[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30-32.
被引量:1
10
余光椿.
伤寒脾胃观[J]
.光明中医,2017,32(6):785-787.
被引量:3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