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内经》五脏调控系统观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内经》五脏调控系统观苏晶(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内经,五脏调控,系统观《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为中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且两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
作者
苏晶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9-21,共3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内经
五脏调控
系统观
分类号
R223.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108
1
吴润秋.
《黄帝内经》阴阳思维之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3):74-77.
被引量:9
2
刘长林.
《内经》的五行学说与系统论[J]
.社会科学辑刊,1980(4):41-52.
被引量:3
3
张灿玾.
《内经》五行学说解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3):6-11.
被引量:6
4
张晓.
论脏象学说的整体观[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3):5-6.
被引量:2
5
刁宗广.
《黄帝内经》与先秦的道家思想[J]
.中国哲学史,2001(1):80-85.
被引量:4
6
王洪图.
“藏象”的概念[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1):11-14.
被引量:9
7
李国彰.
中医稳态观与稳态学说[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6):7-11.
被引量:20
8
谢薇西,高贤均.
中西医学互补结合的思想和方法[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2):14-17.
被引量:5
9
王元勋,袁静,张敏华,韩明向,李泽根.
肺气虚证的实验研究Ⅲ血液流变学及血浆TXB_2、6-Keto-PGF_1α水平[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52-54.
被引量:8
10
肖烈钢.
试论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特性[J]
.陕西中医,1994,15(5):211-21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8
1
陈丽云.
近年来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J]
.中医药学刊,2005,23(8):1394-1396.
被引量:3
2
赵益业,邹旭,吴焕林,林晓忠,李健,邓铁涛.
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试论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33-436.
被引量:18
3
赵益业,杨利,邓铁涛.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现代诠释[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7):481-484.
被引量:3
4
张焱,回世洋,张庆荣.
中医五脏调控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关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88-189.
被引量:18
5
杨威,于峥,刘寨华.
中医藏象学的理论体系探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6-8.
被引量:1
6
田永衍,王庆其.
《内经》“和”思想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8):821-822.
被引量:8
7
赵益业,文旺秀,严夏.
中医学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J]
.光明中医,2000,15(2):4-8.
被引量:20
8
吕冬梅,黄璐琦,杨洪军,戴汝为.
藏象学说的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4):78-80.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岳月,金明秀.
金明秀教授治痹经验[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107-110.
被引量:4
2
李楠.
情志致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探讨[J]
.中医研究,2008,21(3):3-5.
被引量:23
3
张四春,李泽庚,彭波.
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对比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40-41.
被引量:3
4
王爱成,王玉来,崔向宁,江涛,陈锦锋,李柏.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脏腑证候研究中的运用价值[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89-90.
被引量:2
5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挂牌成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90-90.
6
吴爱华,易法银,胡方林.
藏象学说百年发展概述[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3):29-30.
被引量:7
7
徐贵华,王忆勤,李福凤,赵立宇.
肺病辨证客观化的研究进展[J]
.中医研究,2005,18(9):61-62.
8
郑海生,蒋健,贾伟.
中医学肾阳虚证的现代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1014-1016.
被引量:10
9
李檬.
五脏的生理特性是中医的特征性内容[J]
.河南中医,2008,28(2):11-12.
被引量:2
10
陈凯佳,刘小斌,肖莹.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现代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583-1585.
被引量:1
1
王雷.
《内经》藏象学说的系统观浅析[J]
.中医药动态,1993(2):3-5.
2
巫峡,王奇涛,王奇钧.
耳穴压豆治疗小儿遗尿184例临床观察[J]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5,2(1):38-40.
3
吴清和.
略论仲景组方用药中的系统观[J]
.新中医,1992,24(11):7-9.
被引量:2
4
赵建宛.
论《内经》的系统观[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6(2):242-246.
5
吴绪平,孙国杰,杨毅红.
电针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33-34.
6
刘学军.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系统观[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1):4-5.
被引量:2
7
王小祥.
论中医学的天人相应系统观[J]
.光明中医,2009,24(7):1371-1372.
被引量:1
8
林坚,金策.
浅谈中医方剂学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3):164-165.
被引量:3
9
赵保海.
略论中医学中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J]
.国医论坛,1998,13(4):19-20.
10
林坚.
中医方剂学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J]
.国医论坛,1999,14(3):20-21.
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