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种肥对高油大豆籽粒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动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复合等七种种肥对高油大豆品种东农46籽粒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NPK中肥水平使籽粒含水量最低,NPK高肥水平下百粒干物质积累量最高。
作者
徐文平
苗兴芬
华淑英
姚文秋
机构地区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抚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种肥
高油大豆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丁洪,郭庆元.
氮肥对不同品种大豆氮积累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5,26(1):18-21.
被引量:51
2
吕晓波.
大豆保护性施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大豆科学,2001,20(2):138-140.
被引量:5
3
应冬勤,徐森富.
萝卜叶面积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49-251.
被引量:23
4
蔡柏岩,祖伟,葛菁萍.
磷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4,23(4):273-280.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孙耘子,蒋有条.
茎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的叶面积估算方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19(4):296-299.
被引量:12
2
应冬勤,徐森富.
萝卜叶面积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49-251.
被引量:23
3
赵政文,马继凤,李小红,刘海荷.
南方春大豆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含量的变化[J]
.大豆科学,1994,13(1):53-60.
被引量:13
4
赵玉臣,严红.
大豆吸收氮、磷、钾的营养规律及其对产量、品质效应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89,20(1):34-36.
被引量:6
5
李永孝,李佩珽.
底肥量追肥期对夏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1995,14(2):109-125.
被引量:19
6
解惠光.
日本大豆氮素营养与施肥研究最新进展[J]
.大豆科学,1990,9(2):163-167.
被引量:10
7
李新民,窦新田,王玉峰,陈怡,杜维广,李海仙.
^(15)N同位素标记筛选高固氮大豆种质的研究[J]
.中国油料,1997,19(1):16-18.
被引量:3
8
刘佩英.蔬菜研究法[M].河南科学出版社,1981..
9
甘银波,陈静.
大豆不同生长阶段施用氮肥对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1997,16(2):125-130.
被引量:40
10
李宗盛,李展辉,邓建军.不同时期施氮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J]土壤肥料,1986(06).
共引文献
86
1
李小红,谢运河,阳小凤,王业建,马淑梅.
不同氮素浓度下大豆叶片SPAD值的动态变化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0):39-42.
被引量:3
2
蔡柏岩,祖伟,葛菁萍.
磷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4,23(4):273-280.
被引量:14
3
应冬勤,郑春明.
去叶处理对萝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320-322.
被引量:3
4
张杰,汪春蕾,杨传平,邹学忠.
硝酸还原酶和可溶性蛋白对东北三省蒙古栎种源生长性状的影响[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1(3):93-98.
被引量:8
5
裴宇峰,韩晓增,祖伟,孙聪姝,刘丽君.
水氮耦合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Ⅰ.水氮耦合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5,24(2):106-111.
被引量:23
6
王超,魏永霞,王立敏,王斌.
节水抗旱技术集成对大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影响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3):204-206.
被引量:2
7
苗兴芬,陈庆山,刘春燕,申洪波,辛大伟,邱红梅.
不同种肥对高油大豆籽粒蛋白质、油分含量的动态影响[J]
.大豆科学,2005,24(3):206-209.
被引量:14
8
静广利.
东北大豆的蛋白质[J]
.种子世界,2006(7):39-40.
9
张含彬,伍晓燕,杨文钰.
氮肥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6,25(4):404-409.
被引量:27
10
张含彬,任万军,杨文钰,伍晓燕,王竹,杨继芝.
不同施氮量对套作大豆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7,33(1):107-112.
被引量:38
1
冷锁虎,朱耕如,邓秀兰.
油菜籽粒干物质来源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2,18(4):250-257.
被引量:60
2
大豆新品种“菏豆18号”通过省级审定[J]
.农家致富顾问,2009,0(6):27-27.
3
“合丰号”高油大豆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科技成果,2003(16):54-54.
4
王建富,刘文娟,徐优良,任寿美,孙继明.
轻型栽培技术推广对三化螟种群动态影响及其对策[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8,18(2):21-21.
被引量:1
5
吴丽丽.
玉米籽粒容重相关性分析[J]
.现代农村科技,2012(6):62-63.
被引量:2
6
鲍继友,张金龙,孙顶太.
夏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3):23-25.
被引量:18
7
余海兵,刘正,吴丽伟.
沼肥施用方法对糯玉米养分含量的影响[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4):17-20.
被引量:3
8
李春喜,余海波,姜丽娜,赵艳岭,邵云,张黛静.
耕作施肥模式对豫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9):26-30.
被引量:3
9
刘海昆,黄树祥,王慧.
论冻土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30(3):87-87.
被引量:4
10
吴景锋.
解决东北玉米籽粒含水量过高的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1993,9(5):47-48.
被引量:5
农业与技术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