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肿瘤》
CAS
1995年第3期17-18,22,共3页
China Cancer
同被引文献21
-
1单春乔,马大川,翟宏旭,曹燕子,李娟,李晶晶,林洋.益生菌利用益生元的作用机制及在畜禽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20,0(2):105-108. 被引量:12
-
2刘新垣,徐获,蒋春雷,王志勇,郑仲承.白细胞介素-2的结构与功能[J].生物工程进展,1994,14(1):13-17. 被引量:7
-
3董家新,任蕴芳,沈倍奋.IL-6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5,22(3):194-197. 被引量:3
-
4章卫平,曹雪涛,王建莉,徐志工,陶群,叶天星.IL-3基因转染的瘤苗与IL-2、低剂量环磷酰胺的联合抗肿瘤作用[J].中国科学(C辑),1996,26(3):271-276. 被引量:3
-
5刘艳芬,马建升,黄银姬,黄晓亮,廖建才.谷氨酰胺对肉仔鸡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6,26(5):567-569. 被引量:32
-
6周俐梅.白细胞介素17[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7,19(3):116-119. 被引量:2
-
7梁国栋.白细胞介素-12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1997,13(3):290-295. 被引量:5
-
8陈君敏.白介素6与多发性骨髓瘤[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8,21(1):57-59. 被引量:3
-
9薛莉,何维,崔莲仙,巴德年.白细胞介素-15功能最新研究进展[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8,18(1):53-55. 被引量:3
-
10蔡仕英,马贤凯.白细胞介素-1的分子生物学[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0,17(5):350-35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2
-
1锁孝坤,梁俊.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2X):79-80.
-
2陈潇飞,谭德俊,林先明,李蓉,谢骏辉,艾伦强,王国贵,马进,向极钎,朱云芬.中草药益生菌复合物对鸡免疫能力的影响[J].中南农业科技,2022,43(1):14-16.
-
1李伟雄,杨利军.利用单克隆抗体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J].生殖与避孕,1989,9(2):25-30. 被引量:2
-
2钟捷.埃索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疗效比较[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6):366-367. 被引量:17
-
3石国芳.2011—2013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3):38-39.
-
4黄益于.原发性痛经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PGF2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2):11-14. 被引量:16
-
5哈小琴,胡明泰,吕同德,唐瑜,昌业伟.携带NK4与IL-2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肿瘤的防治作用[J].中国药理通讯,2008,25(2):64-65.
-
6毛伟,袁孔现.我院肿瘤Ⅰ科癌痛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6,31(1):98-101. 被引量:7
-
7胡和斌.癌痛的三阶梯治疗与阿片类药物[J].海峡药学,2005,17(4):169-171. 被引量:13
-
8胡荫.肿瘤坏死因子临床应用的新探索[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5,22(2):89-91.
-
9牛国莲.话说乳酸菌素片[J].家庭中医药,2006,13(8):58-58. 被引量:2
-
10崔竹梅,杨秀玉,向阳,刘芝华.IL-2基因转染逆转绒癌耐药细胞系多药耐药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21(6):523-52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