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非均衡分析
被引量:
11
An Analysis of the Unbalance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s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当地人均GDP的国内排名来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现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促进两者均衡发展的对策。
作者
李常香
陈敬良
机构地区
上海理工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3-25,共3页
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区域经济
协调性
非均衡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82
1
刘剑虹,熊和平.
非均衡理论视域下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2013(5):100-105.
被引量:13
2
齐丽莉.
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S3):342-344.
被引量:1
3
罗海丰.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4(5):16-18.
被引量:11
4
叶萍.
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2004(8):49-51.
被引量:19
5
谭光兴.
对江西高等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5):113-117.
被引量:6
6
宗惠芳.
浅谈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3,14(4):141-142.
被引量:6
7
李波.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171-174.
被引量:30
8
舒建国.
试论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
.中国高教论丛,2002,24(1):43-46.
被引量:1
9
李若建.
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发展研究[J]
.未来与发展,1994,10(2):49-52.
被引量:9
10
陈上仁.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失衡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38-4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1
1
娄宗勇.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浅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9):208-210.
被引量:1
2
黄荣坦,卢成晓.
中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均衡关系的动态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670-674.
被引量:4
3
王修来,崔国才,张敏.
非均衡视角下区域人才结构的冲突与化解--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2):222-224.
被引量:5
4
段永瑞,王浩儒,张希胜.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综述[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1):3-5.
被引量:3
5
周桂芳.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18(1):15-18.
被引量:4
6
卢成晓.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J]
.龙岩学院学报,2009,27(3):125-128.
被引量:6
7
吕述华,王芳兰.
江西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45-47.
8
吴舸.
我国高等教育非均衡化发展体系的消解与重构[J]
.湖南社会科学,2014(4):239-242.
被引量:1
9
王岩,高鹤.
民营经济发展视域下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17,27(10):76-80.
被引量:1
10
彭静雯,肖岚.
江西省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张丰河.
河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J]
.消费导刊,2009(20).
2
谢洁.
城乡统筹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初探[J]
.科技信息,2009(27).
被引量:1
3
冯银虎.
我国不同层次在校生人数与经济增长关系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26-28.
被引量:1
4
王鲜萍.
关于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江苏高教,2010(3):49-50.
被引量:5
5
贺祖斌,凌玲,张兰芳.
省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
.高教论坛,2010(9):3-5.
被引量:3
6
郑芳芳.
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111-114.
被引量:5
7
汤兆平,孙剑萍.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量化模型分析及评价[J]
.继续教育研究,2011(3):3-5.
被引量:3
8
汤兆平,漆昕,陈玉洁.
基于AHP的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量化评价的实证分析[J]
.职教论坛,2011,27(14):89-91.
被引量:4
9
帕提古丽.毛拉,高敏华.
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208-211.
10
程静.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析[J]
.学术探索,2012(2):167-170.
被引量:8
1
黄伟.
“我为奥运添光彩”教学设计课的构思[J]
.体育师友,2005,28(3):31-33.
2
周俊.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7):240-240.
3
葛鹏,房桂耸,丁利,房文献.
财务信息供需非均衡分析[J]
.科技资讯,2006,4(33):187-187.
4
葛鹏,房桂耸,丁利,房文献.
财务信息供需非均衡分析[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179-179.
5
胡建华.
大学科研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分析[J]
.江苏高教,2014(5):13-17.
被引量:3
6
陈伟民.
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制度非均衡分析[J]
.理论导刊,2007(4):34-37.
被引量:2
7
张菊萍.
实心球掷远游戏:挑战和应战[J]
.体育教学,2008,28(4):55-55.
8
张宇.
如何培养学生跳绳的兴趣[J]
.新校园(上旬刊),2014,0(8):136-136.
9
彭成宝.
对跳短绳教学的课例分析[J]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3):13-14.
10
刘哈兰,陈文娇.
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4):157-158.
被引量:1
辽宁教育研究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