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辐照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初探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辐照外源DNA导入小麦,结果表明,射线照射引起DNA链的断裂和部分碱基的破坏;导入受照射DNA提高了D_0代结实率;导入受照射DNA引起D_0代籽粒变小、饱满度差,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趋于严重;比起对照DNA,导入受照射DNA可明显提高花粉管通道技术的诱变效果。
作者
李忠杰
孙光祖
王广金
唐凤兰
张月学
闫文义
陈义纯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出处
《核农学通报》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辐照外源DNA
小麦
诱变效果
基因工程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8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3
1
《中国农业科学》1991年总目录[J]中国农业科学,1991(06).
2
黄骏麒,钱思颖,刘桂铨,薛达元,应苗成,洪爱华,周光宇,翁坚,曾以申,龚蓁蓁,王自芳,杨晓霞.外源抗枯萎病棉DNA导入感病棉的抗性转移[J]中国农业科学,1986(03).
3
周光宇.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远缘杂交的理论[J]中国农业科学,1978(02).
同被引文献
23
1
赖来展,陈春洪.
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1993,20(1):1-3.
被引量:4
2
潘重光,叶正祥,吴爱忠,赵则胜.
导入模糊多基因提高上农香糯抗病性的研究[J]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3,11(4):284-290.
被引量:9
3
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王西成,王锡锋.
大麦DNA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J]
.遗传,1994,16(1):26-30.
被引量:35
4
王金水,赵友梅,张长付.
小麦高分子麦谷蛋白与其加工品质的关系[J]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4,15(4):61-67.
被引量:11
5
吴中心,张同庆,王振坤,沈金昌,姚根怀,郭芳阳.
外源DNA导入转移烟草抗赤星病性状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29(1):71-75.
被引量:22
6
王罡,季静,胡含.
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
.遗传,1995,17(1):45-48.
被引量:8
7
李忠杰,孙光祖,王广金,唐凤兰,张月学,阎文义,孙德全.
辐照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D_2代农艺性状变异[J]
.核农学通报,1996,17(4):151-154.
被引量:3
8
周光宇 翁坚 等.农业分子育种--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1988,21(3):1-6.
9
李达模,周建林,李绍清,李阳生.
植物遗传转化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1997(4):9-12.
被引量:1
10
周光宇,作物育种与育种新技术,1995年,127页
引证文献
7
1
韩玉琴,卢翠华,李希臣,周思军,刘昭军,雷勃均,钱华.
辐照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诱变效果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1,20(4):254-256.
被引量:2
2
向跃武,张志雄,张安中,周贤明.
水稻辐射处理与外源DNA转导关系初探[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2):132-135.
被引量:1
3
孙光祖,李忠杰,李希臣,王广金,唐凤兰,张月学,闫文义,孙德全,孙岩.
抗大麦黄矮病小麦新品系选育及其RAPD分子验证[J]
.核农学报,2000,14(2):72-75.
被引量:9
4
李忠杰.
转基因抗白粉病小麦植株的选育研究初报[J]
.麦类作物学报,2000,20(2):13-16.
被引量:10
5
李忠杰.
辐射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后代品系籽粒贮藏蛋白分析和大麦黄矮病抗性鉴定[J]
.核农学报,2000,14(4):200-205.
被引量:1
6
李忠杰,孙光祖,王广金,唐凤兰,张月学,阎文义,孙德全,孙岩.
辐照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D_3代变异及遗传分析[J]
.核农学通报,1997,18(5):2-5.
7
王广金,李忠杰,张晓东,唐凤兰,张宏纪,孙岩.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编码优质HMW-GS基因导入小麦进行品质改良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6):1-4.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陈新宏,赵继新,刘淑会,武军,陈锦刚,李酶.
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6):38-43.
被引量:6
2
周小梅,赵运林,易自力,蒋建雄.
辐射育种研究概况及其在草坪草中的应用前景[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4):73-76.
被引量:4
3
任红松,曹连莆,魏凌基,艾尼瓦尔,周红华.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积累量与沉降值的关系[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37-40.
被引量:2
4
孙霞,吴秀菊,胡尚连,李文雄.
氮肥形态对不同HMWGS类型春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聚合体积累的效应[J]
.作物学报,2005,31(4):463-468.
被引量:6
5
李琴,武丽敏,江千涛,魏育明,颜泽洪,郑有良.
HMW-GS基因的遗传转化与小麦品质改良[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1):104-108.
被引量:2
6
王玉富.
我国亚麻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
.中国麻业,2005,27(2):60-65.
被引量:34
7
倪建福,令利军,欧巧明,叶春雷,武禄光.
外源DNA导入小麦的分子育种实践[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5):27-31.
被引量:14
8
赵晋忠,杜维俊,岳爱琴,吴慎杰,郭春绒,李贵全,丁起盛.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球蛋白亚基积累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4):318-321.
被引量:2
9
于晶,任朝阳,闵丽,苍晶.
花粉管通道法在单子叶作物遗传转化上的应用[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130-134.
被引量:7
10
张薇,胡尚连,李文雄.
小麦HMW-GS12基因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
.生物技术,2006,16(2):13-18.
1
李忠杰,孙光祖,王广金,唐凤兰,张月学,阎文义,孙德全,孙岩.
辐照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D_3代变异及遗传分析[J]
.核农学通报,1997,18(5):2-5.
2
韩玉琴,卢翠华,李希臣,周思军,刘昭军,雷勃均,钱华.
辐照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诱变效果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1,20(4):254-256.
被引量:2
3
李忠杰,孙光祖,王广金,唐凤兰,张月学,阎文义,孙德全.
辐照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D_2代农艺性状变异[J]
.核农学通报,1996,17(4):151-154.
被引量:3
4
杨晓锋,葛才林,杨小勇,丁海东,邵耀椿,薛林宝,封国林.
辐照外源DNA导入番茄两种同工酶的研究(英文)[J]
.激光生物学报,2002,11(3):177-181.
5
郭笃发.
γ-射线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农业利用[J]
.农业环境保护,1996,15(2):78-80.
被引量:4
6
熊冬金,余毓君.
诱变处理对小麦体细胞的离体效应及抗赤霉病体细胞的筛选[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3,17(3):38-41.
7
胡天赐,毛炎麟,杨世杰.
γ射线照射后螺旋藻细胞DNA含量的变化[J]
.核农学通报,1989(4):151-153.
8
田小丽.
^(60)Co-γ射线辐照诱发苦荞突变体筛选高黄酮含量的种质资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3):150-152.
被引量:2
9
谈慕真,吴琼,顾文祥.
γ射线对豌豆诱变效应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0,17(3):229-233.
被引量:2
10
马建中,鱼红斌,伊虎英.
我国北方主要牧草辐射敏感性及适宜剂量的研究[J]
.中国草地,1998(2):37-41.
被引量:5
核农学通报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