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脏与腑的关系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浅谈脏与腑的关系蒋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基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脏象学说;脏与腑;相互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通常指脏腑相合。即《灵枢·本输》所云: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其实还有许多联系,如腑受脏浊,脏腑相通等。这些都是...
作者
蒋燕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基教研室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2-14,共3页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脏象学说
脏与腑
相互关系
生理
分类号
R223.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6
1
陈雨,张曼玲,时昭红.
时昭红主任医师运用“通降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9):101-104.
被引量:3
2
沈施德.
“五脏者 藏精而不泻”析[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3):110-111.
被引量:2
3
于越,马玲.
五脏藏泄精气解析[J]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3-4.
被引量:2
4
胡冬裴.
心移热于小肠之我见[J]
.陕西中医,2006,27(4):512-512.
被引量:5
5
王志红,何裕民.
简论心与小肠相表里[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3):178-178.
被引量:3
6
戴长林.
“魄门亦为五脏使”之管见[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1):13-14.
被引量:2
7
程士德主编,王洪图,鲁兆麟.素问注释汇粹[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8
李志安.
心与胃相互关系探析[J]
.河南中医,1997,17(5):263-264.
被引量:9
9
赵勤英.
钱乙运用升降药制方举要[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14(4):13-14.
被引量:1
10
孔繁林,武嫣斐,孔繁森.
脏病通腑的临床应用[J]
.北京中医,1998,17(2):14-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肖延龄,马淑然.
也探“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15(1):7-8.
被引量:3
2
邱克伟,马妍,任得志,张军茹.
脏邪腑出法治疗心系疾病探微[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7):1212-1213.
被引量:2
3
索秋实,李鹏飞,曲春成,李冀.
基于“脏邪还腑”说论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诊疗思路[J]
.环球中医药,2024,17(1):110-1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赵立东.
试论从“通”立法之中医辨治理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7):99-99.
被引量:1
2
柏隆,张军茹.
左升右降理论在心悸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
.陕西中医,2022,43(3):345-347.
被引量:7
3
胡晓蒙,王亚红.
基于通经关系探析猪苓汤治疗失眠的机理[J]
.国医论坛,2023,38(5):10-13.
4
陈震,刘舒怡,张文福,王同亮.
立新七针三联针法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24,40(7):32-34.
5
熊清梅,原丽容,周丽.
基于精气阴阳理论探究肾气丸功效与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5,23(3):44-47.
6
房致永,石智尧,高宇,刘懿婵,王晞星.
国医大师王晞星分期论治失代偿期肝硬化黄疸经验[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41(2):139-143.
7
倪建璋,姚思淼,齐若舟,姚欣凝,禄颖.
《黄帝内经》重“通”思想探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7):38-41.
被引量:9
1
哈孝贤.
漫谈中医的病机学说(九)[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7(5):22-23.
2
麻树文.
五脏藏而不泻与六腑泻而不藏[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0(5):51-52.
3
方若仪,方剑乔.
从经络理论重新认识脏腑在“解剖”上的表里属络关系[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746-747.
被引量:2
4
梁劲军.
浅谈围手术期从气血论治[J]
.广州医药,2012,43(2):48-49.
被引量:9
5
陈奕梁,李培武.
脏与腑之间的表里关系浅识[J]
.光明中医,2004,19(3):12-12.
被引量:2
6
韩培海,翁燕红.
从《素问·厥论》有关原文探讨脾阴虚[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4):8-8.
被引量:1
7
张亚奎.
湿疹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14):74-75.
8
张筱文.
脏腑相关治则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6):245-247.
被引量:4
9
党炳林.
对《内经》论藏象及脏腑病机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76-76.
10
李建国,刘桂花.
试论脏腑气化相通[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3):188-189.
被引量:1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