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生态学与民族区域开发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述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生态体系,它是民族地区长期历史环境淀积的结果,是民族区域开发的基础和参照系,对民族区域开发有深刻的影响。
作者
吕拉昌
机构地区
云南教育学院地理系
出处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5年第4期56-59,共4页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环境感应
民族区域开发
区域经济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7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71
同被引文献
197
1
张振江,杨槐,代世萤.
水族村落的民族传统空间结构--以贵州三洞乡为主要对象的调查与研究[J]
.文化遗产,2012(1):126-133.
被引量:6
2
J.H.斯图尔德,玉文华.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
.世界民族,1988(6):1-7.
被引量:52
3
倪强.
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1999,14(3):40-45.
被引量:74
4
黄育馥.
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
.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被引量:101
5
徐军.
探析旅游环境保护内涵[J]
.旅游学刊,1998,13(5):40-43.
被引量:33
6
吕拉昌.
论纳西族民族文化生态[J]
.人文地理,1999,14(2):27-31.
被引量:8
7
阚耀平.
新疆草原文化区域系统研究[J]
.人文地理,1999,14(1):68-72.
被引量:22
8
吕拉昌.
人地关系操作范式探讨[J]
.人文地理,1998,13(2):18-21.
被引量:8
9
汤茂林,金其铭.
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J]
.人文地理,1998,13(2):45-49.
被引量:72
10
胡兆量.
中国文化的区域对比研究[J]
.人文地理,1998,13(1):5-1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6
1
张毅.
生态旅游与大理白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J]
.消费导刊,2009,0(18):16-16.
2
黄安民,李洪波.
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3):56-58.
被引量:64
3
江金波.
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
.人文地理,2005,20(4):119-124.
被引量:76
4
吕拉昌.
人地关系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J]
.经济地理,1997,17(3):100-104.
被引量:12
5
吕拉昌.
长江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学思考[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1):90-94.
被引量:3
6
刘桃良.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中坚持可持续发展[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75-78.
被引量:1
7
吕拉昌,黄茹.
人地关系认知路线图[J]
.经济地理,2013,33(8):5-9.
被引量:12
8
刘桃良.
罗平旅游文化建设中的广告传播策略[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34(2):16-18.
9
吴彦,任磊.
闽台文化生态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23):65-65.
10
李昊,李世平,银敏华.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9):50-56.
被引量:61
二级引证文献
271
1
林含,张军,杨涛.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彝族聚落空间形成和发展研究——以迤毕村为例[J]
.当代建筑,2020(8):56-59.
被引量:1
2
闫玉.
西南地区民族村寨的现代化实践与路径[J]
.贵州社会科学,2023(3):157-162.
3
彭永岸,万晔,罗立山.
云南横断山区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研究[J]
.人文地理,2000,15(6):50-53.
被引量:5
4
王敏.
略论四川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J]
.文教资料,2006(23):81-82.
被引量:1
5
柳文杰.
内蒙古阿尔山依托大自然 打造生态旅游品牌[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33(4):92-93.
被引量:1
6
吕拉昌.
人地关系操作范式探讨[J]
.人文地理,1998,13(2):18-21.
被引量:8
7
刘阿平.
文化生态视野中的关中民俗面花文化的传承[J]
.消费导刊,2009,0(11):228-229.
8
张冰.
甘肃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28-30.
被引量:4
9
李娜,刘传明.
浅析湖北楚文化生态旅游[J]
.湖北社会科学,2004(8):140-142.
被引量:2
10
刘婕,曾涛,蔡红霞,郭海燕,李正洁,曾宗永.
九寨沟旅游开发对安多藏民族文化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04,26(4):57-64.
被引量:21
1
吕拉昌.
长江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学思考[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1):90-94.
被引量:3
2
唐盛明.
永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康进程之探讨[J]
.湖湘论坛,2004,17(1):83-83.
3
王琦.
基于制度角度分析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J]
.商情,2013(37):75-75.
4
何高娃.
加强横向联合 走共同发展的道路[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17(5):44-47.
5
冯天瑜.
“文 生态”界说[J]
.开放时代,1989(1):52-55.
被引量:6
6
马英娟.
甘肃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z1):155-156.
7
侯鑫.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连为例[J]
.新建筑,2009(3):136-137.
被引量:7
8
周良君,陈琦,向静,郑昌意.
广东沿海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2):69-72.
被引量:1
9
欧阳雨辰,程远明.
构建农村组以下行政和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的思考[J]
.老区建设,1990(9):13-14.
10
郭金彬,谢清果.
全面论述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学术力作——《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评介[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252-253.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