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项目评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项目评述孙成权,陈晔(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兰州730000)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委托,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于1993年10~12月通过走访科学家和有关部门以及通信联系等方式对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工作进行了较为系...
作者
孙成权
陈晔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0-74,共5页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全球变化
中国
气候变化
环境变化
生物圈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X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86
1
高洪文.
生态交错带(Ecotone)理论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1994,13(1):32-38.
被引量:78
2
牛文元.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
.生态学报,1989,9(2):97-105.
被引量:320
3
陈育峰.
全球变化研究的又一国际行动──HDP计划[J]
.科技导报,1994,12(6):53-54.
被引量:3
4
林而达,王京华.
我国农业对全球变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J]
.农村生态环境,1994,10(1):1-5.
被引量:60
5
谢海生,陈仲新,赵雨兴.
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特殊性和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业生产动态分析[J]
.生态学报,1994,14(4):355-365.
被引量:10
6
张志强.
地球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与发展的新走向[J]
.大自然探索,1995,14(2):23-35.
被引量:3
7
周广胜,张新时.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J]
.植物生态学报,1995,19(3):193-200.
被引量:338
8
丁莉,钟泽璞,李世仪,张崇浩,白克智,匡廷云.
CO_2倍增对紫花苜蓿碳、氮同化与分配的影响[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6,38(1):83-86.
被引量:13
9
周广胜,张新时.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初探[J]
.植物生态学报,1996,20(2):113-119.
被引量:71
10
陈泮勤.IGBP的核心计划和执行战略[J].地球科学进展,1990,4(4):9-14.
引证文献
5
1
张新时,周广胜,高琼,倪健,唐海萍.
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J]
.地学前缘,1997,4(2):137-144.
被引量:66
2
周广胜,张新时,高素华,白克智,延晓东,郑元润.
中国植被对全球变化反应的研究[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7,39(9):879-888.
被引量:38
3
陈育峰.
GIS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及专题系统的研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997,9(4):46-50.
4
周广胜,王玉辉,张新时.
中国植被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反应的研究与展望[J]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1):28-32.
被引量:10
5
周晓峰,王晓春,韩士杰,邹春静.
长白山岳桦苔原过渡带动态与气候变化[J]
.地学前缘,2002,9(1):227-231.
被引量:36
二级引证文献
147
1
王润元,张强,刘宏谊.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长的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z1):57-59.
被引量:1
2
罗格平,戴丽,李艳忠,鲁蕾.
亚洲中部干旱区高山林线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展望[J]
.干旱区地理,2011,34(6):873-879.
被引量:8
3
刘天明,李翠菊.
全球变暖对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初探[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0(4):12-14.
被引量:5
4
贺金生,王政权,方精云.
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问题与展望[J]
.科学通报,2004,49(13):1226-1233.
被引量:141
5
张艳红,张树文,陈建军.
洮儿河流域中上游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J]
.资源科学,2004,26(4):104-110.
被引量:4
6
许振柱,周广胜,肖春旺,王玉辉.
CO_2浓度倍增条件下土壤干旱对两种沙生灌木碳氮含量及其适应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4,24(10):2186-2191.
被引量:16
7
赵军,张玥,孟凯,隋跃宇.
黑土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以海伦市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138-141.
被引量:14
8
周广胜,王玉辉,白莉萍,许振柱,石瑞香,周莉,袁文平.
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2004,62(5):692-707.
被引量:68
9
王润元,张强,王耀琳,杨兴国,韩永翔,杨启国.
西北干旱区玉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Acta Botanica Sinica,2004,46(12):1387-1392.
被引量:33
10
田晓瑞,舒立福,王明玉.
林火动态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森林防火,2005(1):21-25.
被引量:23
1
卢琦,张大华,王虹.
科技攻关防沙止漠 综合整治西北国土——“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评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99-102.
被引量:2
2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全省大气和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调查[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3):13-13.
3
张文华,张镇.
对深圳特区环境地质问题的初步认识[J]
.特区科技,1994(4):12-15.
4
赵君亮.
从月球上寻找外星人[J]
.自然与科技,2012(1):33-35.
5
刘永波,吴辉,刘军志.
加拿大最佳管理措施流域评价项目评述[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28(4):337-342.
被引量:6
6
何小平.
中文期刊题录[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8,0(1):76-77.
7
杨彪,李敬坡,林贵鹏,王成磊,陈万金,李宣良,黄书波,朱映涛,李昊霖,方志勇,沈玲.
永远冲锋在前——人民子弟兵抗震救纪实[J]
.党建,2008(6):15-17.
8
张青,宋法娟.
怎样搞好县级农用地分等资料收集及外业补充调查[J]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3):37-40.
被引量:3
9
科技[J]
.IT经理世界,2009,12(23):18-18.
10
安泉.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二)[J]
.环境,2009(11):66-69.
地球科学进展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