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尾波Q值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使用北京遥测台网数字化记录资料,根据尾波的单次散射模型,采用在频率域里求尾波能量谱密度的方法,并且按固定时间窗分别计算Q值,处理了1989和1990年两年中20个台站69个地震的数据,研究了北京地区尾波Q值随空间、频率和延续时间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的Q值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尾波Q值与时间窗的取定以及频率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关系.假定QC=Q0fη时,对应于15-30、30-60、60-90s三个时间窗,Q0的平均值分别为48,115和217,η的平均值分别为0.89,0.91和0.74.同时,本文为北京地区尾波Q值的日常检测提供了基础的软件。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48-458,共11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地震局合同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高在生,IAVCEI Proceedings in volcanology,1992年
  • 2孙勇,地震学报,1992年,14卷,309页
  • 3团体著者,中国地震台志.2.第1分册,1991年
  • 4卓钰如,武孔春,马林,刘卫红.京津张唐地区尾波Q_0值分布特征[J].地震,1990(2):12-20. 被引量:5
  • 5李松林,地震学报,1990年,12卷,357页
  • 6刘万琴,地震学报,1990年,12卷,442页
  • 7马云生,硕士学位论文,1990年
  • 8张天中,地震学报,1988年,12卷,12页
  • 9尚铁梁,中国科学.B,1988年,1期,85页
  • 10刘福田,地球物理学报,1986年,29卷,5期,442页

二级参考文献5

  • 1韦士忠,辛书义,徐臣芝.京津唐张地区地壳Q值的分布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J]地震,1987(06).
  • 2程德利,张裕中.尾波观测与Q值分布[J]地震学报,1985(04).
  • 3刘元龙,王谦身,赵建华.根据重力资料探讨北京—天津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1978(01).
  • 4陈培善,卓钰如,金严,王志刚,黄伟琼,李文香,胡荣胜.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张地区的应力场[J]地球物理学报,1978(01).
  • 5秦嘉政,阚荣举.用近震尾波估算昆明及其周围地区的Q值和地震矩[J].地球物理学报,1986,31(2):145-156.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264

引证文献34

二级引证文献1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