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乙醇胺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此文对三乙醇胺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机理、配比及注意事项作了介绍。新浇筑混凝土存在早期强度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施工等缺点,在混疑土浇筑过程中掺入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作者
李献民
谭金海
雷成慧
机构地区
陕西澄城火电厂筹建处
出处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0-41,共2页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混凝土
外加剂
三乙醇胺
分类号
TU528.04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106
1
王星,王超,蔡天培,程艳,武婷,张帆.
化妆品中乙醇胺类的GC-MS分析[J]
.分析测试学报,2007,26(z1):352-354.
被引量:7
2
石人俊.
青藏铁路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及技术对策[J]
.铁道建筑技术,2001(6):51-55.
被引量:4
3
张超.
水泥基注浆材料早强剂的复配[J]
.科技风,2010(22):156-157.
被引量:6
4
柳俊哲,太星镐,野口贵文.
掺防冻剂混凝土中亚硝酸盐的长期阻锈效果[J]
.混凝土,2004(9):14-17.
被引量:6
5
要秉文,高振国,张希清,罗永会.
晶种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热力学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2004,26(6):9-10.
被引量:11
6
巴恒静,刘志国,陈文松,赵亚丁,杨英姿,邓红卫.
硫酸钠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的影响[J]
.硅酸盐学报,2005,33(1):36-41.
被引量:16
7
林福兰,熊冬生.
三乙醇胺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J]
.光谱实验室,2003,20(6):884-887.
被引量:14
8
谢兴建.
混凝土早强剂应用技术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5,32(5):33-35.
被引量:27
9
王玉锁,叶跃忠,钟新樵,陈伟庆.
新型混凝土早强剂的应用研究现状[J]
.四川建筑,2005,25(4):105-106.
被引量:31
10
要秉文,丁庆军,梅世刚,姚少巍.
新型早强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
.混凝土,2005(9):49-5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0
1
林福兰,熊冬生.
三乙醇胺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J]
.光谱实验室,2003,20(6):884-887.
被引量:14
2
吴剑霞,张丽,张露,熊飞,李辉容,边清泉.
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三乙醇胺的含量[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2):61-63.
被引量:6
3
张长清,贺帅,査道锋,方英杰,刘宗祺,杜明阳.
新型高效混凝土复合早强剂[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4,31(4):17-21.
被引量:8
4
王海洋,魏海峰,熊小婷,张沛林,郭旭东,莫庭源,李慧怡,席绍峰.
食品接触材料中三乙醇胺迁移量的测定[J]
.当代化工,2017,46(6):1274-1276.
被引量:4
5
张丰,白银,蔡跃波,杜杰贵,宁逢伟.
混凝土低温早强剂研究现状[J]
.材料导报,2017,31(21):106-113.
被引量:45
6
田野,符军放,宋维凯,项先忠.
一种新型超深水低温早强剂[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19,36(2):224-228.
被引量:9
7
张丰,白银,陈波,宁逢伟,吕乐乐,胡海明.
混凝土早强剂低温性能试验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1(7):1-6.
被引量:2
8
刘明珍,冯上体,赵振莹,赵南.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三乙醇胺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
.当代化工研究,2021(13):39-41.
被引量:3
9
叶飞,何彪,田崇明,王思宇,王坚,宋桂锋.
三乙醇胺早强剂研究进展及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展望[J]
.现代隧道技术,2021,58(4):67-78.
被引量:7
10
谢友均,刘伟,刘宝举,冯星.
青藏铁路低温早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
.桥梁建设,2003,33(2):27-30.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
姜骞,刘加平,杨斌,于诚,余鑫,严涵,张茜.
早强外加剂和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J]
.新型建筑材料,2020,47(2):9-13.
被引量:11
2
韩永席.
渠坡格梁混凝土冬季施工经验总结[J]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1,52(S02):211-213.
被引量:2
3
段后红,班克成.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复配胶凝体系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2023,53(S02):1415-1419.
4
张洋勇,曾雪玲,古安林,王玉强,张凌志.
低温早强低密度硫铝酸盐水泥浆体系研究[J]
.应用化工,2020,49(S01):347-349.
5
黄尚顺,王俊,陈远霞,谭波,韦志明,马就庆.
单、二、三乙醇胺混合液的气相色谱分析[J]
.现代化工,2009,29(S1):358-359.
被引量:7
6
马强,朋改非,刘叶锋.
复合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2005(1):55-58.
被引量:7
7
杨钱荣,杨全兵.
后张梁灌浆材料及工艺对结冰压的影响[J]
.建筑材料学报,2006,9(5):538-542.
被引量:1
8
于本田,王起才.
青藏铁路桥梁压浆材料冻胀变形试验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10,31(4):27-32.
被引量:5
9
吴剑霞,张丽,张露,熊飞,李辉容,边清泉.
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三乙醇胺的含量[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2):61-63.
被引量:6
10
张丹青,郑建明,肖时俊,黄龙娣.
气相色谱法测定早强剂中的三乙醇胺[J]
.山东化工,2011,40(4):44-46.
被引量:5
1
布莱,C,周静贤.
新浇筑混凝土的变形测量[J]
.水电技术信息,1996(Z01):100-105.
2
高明兆.
复合早强剂与粉煤灰“双掺”技术在普通混凝土中的应用[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00,29(9):10-12.
3
唐兴涛.
JM_1复合早强剂研制的原理及性能[J]
.工业建筑,1991,21(12):57-58.
被引量:2
4
曹巍,崔殿海.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J]
.天津市政工程,2007,19(2):42-43.
5
韩海玲,李固华,魏建东,王科,徐明强,刘彬.
非破损方法在C30新浇筑混凝土受震后性能检测中的应用[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37(4):166-168.
被引量:1
6
张卫东,王玉吉,孙振平.
LDJ 系列防冻剂的研究[J]
.工业建筑,1998,28(2):23-26.
被引量:1
7
张长清,贺帅,査道锋,方英杰,刘宗祺,杜明阳.
新型高效混凝土复合早强剂[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4,31(4):17-21.
被引量:8
8
黄涛,周云麟.
超早强混凝土在轧机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32(2):3-4.
9
马厚明,魏雷.
新兴建材──混凝土(砼)外加剂[J]
.居业,1994(1):30-31.
10
贺帅,张长清,刘宗祺,杜明阳,方英杰,查道锋.
水泥复合早强剂及硝酸锂早强效果的研究[J]
.商品混凝土,2013(10):28-30.
被引量:4
电力建设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