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冠心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其基因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冠心病、MI的关系一直受到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基因结构及功能得以进一步阐明。并发现位于16内含子的ACE基因插入/缺乏多态性影响血清ACE活性,与MI具相关性。
作者
陆林
于金德
机构地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心内科
出处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1,共4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基因
分类号
R541.40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1
卢卫新,戴瑞鸿,朱丽华,郭礼和,丁瑾,范维琥,金椿,何居仁.
心肌梗塞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分析[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6,13(1):15-17.
被引量:17
2
郑豪义,戴玉华,邱长春.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及心肌梗塞的关系[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34-36.
被引量:27
3
1,ErdosEG,SkidgelRA.TheangiotensinI-convertingenzyme.LabInvest,1987,56(4):345
4
2,RigatB,HubertC,AlhencGelasF,etal.Aninsertion/deletionpolymorphismintheangiotensinIconvertingenzymegeneaccountingforhalfthevarianceofserumenzymelevels.JClinInvest,1990,86(4):1343
5
3,CambienF,CosterousseO,TiretL,etal.Plasmalevelandgenepolymorphismof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relationtomyocardialinfarction.Circulation,1994,90(2):669
6
邓珏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J]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19(5):276-28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张群英,李玉光,张元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关系的研究──粤东地区人群研究[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1997,3(3):16-17.
被引量:1
2
田丽红,回皓升,刘彩琼.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J]
.中国综合临床,2000,16(11):807-80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姜昕,董少红,罗林杰,孙奕,廖玉华.
中国居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关系的荟萃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5):351-354.
被引量:2
2
王景明,刘儒林,程秀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6,28(6):461-466.
被引量:2
3
姜玉,宋伟民.
我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Meta分析[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1):25-27.
被引量:33
4
朱艳霞,肖敏,王学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心肌梗死相关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08-511.
被引量:4
5
韩晓雯,张景,高云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哮喘[J]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6):481-482.
1
黄晶,杨玉秀,李丽云.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易感性关系的研究[J]
.临床内科杂志,1999,16(4):205-206.
2
廖岚,雷闽湘,陈慧玲,韩秀云,范春.
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其酶活性的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28(1):36-39.
被引量:3
3
李俊,李少杰,欧阳江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结节病病程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09,25(8):838-839.
被引量:4
4
颜慕霞,顾晓琼.
正常儿童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活性的关系[J]
.广东医学,2006,27(1):100-101.
被引量:6
5
嵇晴,李俭春,刘志红,陈朝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J]
.江苏医药,1998,24(4):237-239.
被引量:12
6
刘韵蝉,闻心培,虞晓红,车筑萍,庄梅,杨国辉,李声佩.
巯甲丙脯酸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影响及其治疗评价[J]
.贵州医药,1995,19(5):265-266.
被引量:1
7
刘峰涛,魏经新,黄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J]
.河南医药信息,1999,7(12):39-40.
被引量:5
8
李建湘,张明,熊礼宽,郭广州,欧阳爱云,张政祥.
苯那普利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
.广东医学,2008,29(8):1315-1317.
被引量:1
9
吴红梅,屈燧林,黄倩,邓珏林,张燕琳,李静.
成都地区汉族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活性的相关性[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2):169-170.
被引量:12
10
杨志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其活性的相关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05,34(11):922-924.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