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个“好孩子”的成长史——教育人类学的口述史研究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运用教育人类学的观点解读教育转型期M(匿名)的个人教育经历,同时着重就以下四方面话题呈现M的自述:个人教育经历、好老师形象、老师讲课和考试负担、课外学习和兴趣爱好。试图通过M对这四方面问题的陈述,展开本文的微观架构和分析,引发读者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育体制宏观层面的反思。
作者
冯跃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第7期28-33,共6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好孩子”
口述史
教育人类学
教育转型期
教育经历
教育体制
分类号
G40-0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彭兆荣.
口述/书写:历史的叙述与叙述的历史[J]
.广西民族研究,2004(1):15-20.
被引量:14
2
皮埃尔·布迪厄 华康德 李猛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
4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2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1986年..
共引文献
51
1
毕秋晨,赵冠杰.
解构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J]
.电影评介,2013(7):80-81.
被引量:1
2
覃慧宁.
传统书写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歌谣习俗[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127-132.
被引量:7
3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方式研究>课题组.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制度转型与政策建议[J]
.中国农村观察,2005(3):38-50.
被引量:27
4
卢向虎.
制度是如何阻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论制度对城乡人口迁移的作用机理[J]
.调研世界,2005(6):30-32.
被引量:21
5
洪明.
“课堂主渠道”观点不容质疑——兼与柯登地同志商榷[J]
.教育学报,2005,1(6):34-38.
被引量:3
6
洪明.
“课堂主渠道”观点不容置疑——兼与柯登地同志商榷[J]
.江西教育科研,2006(1):15-18.
7
钟晓梅.
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至关重要——本校05级毕业生职业指导试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4):26-27.
8
楚红丽.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分布的不均等水平[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2):124-130.
被引量:12
9
张道祥.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教育探索,2008(9):103-104.
被引量:15
10
包晓光.
“人文精神”思潮论解析:机制与意义[J]
.文艺研究,2008(11):25-3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5
1
李强,邓建伟,晓筝.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社会学研究,1999(6):1-18.
被引量:297
2
杨雁斌.
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J]
.国外社会科学,1998(2):3-7.
被引量:49
3
屈雅君.
妇女口述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46-148.
被引量:5
4
布鲁斯.M.斯蒂文.
中国口述史学的调查[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1):85-93.
被引量:13
5
卢宁.
教育与人类——教育人类学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7(4):30-35.
被引量:5
6
洪川.
教育人类学述评[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9(3):113-117.
被引量:7
7
王川.
教育人类学[J]
.外国教育研究,1987(2):59-63.
被引量:4
8
滕星,巴战龙.
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19-22.
被引量:53
9
张等菊.
教育与人的生命价值——一种人类学视界的思考[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1(19):8-10.
被引量:5
10
潘泽泉.
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J]
.社会学研究,2005(3):221-227.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7
1
庄孔韶,冯跃.
《我妻我女》:一个教育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展示[J]
.社会科学,2006(1):106-114.
被引量:3
2
冯跃.
多维视角中的学习不良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4):47-51.
被引量:1
3
于书娟.
教育口述史研究初探[J]
.上海教育科研,2009(4):4-7.
被引量:9
4
邓红,高晓明.
一个西部支教志愿者眼中的农村教育[J]
.教育科学研究,2009(5):46-50.
被引量:4
5
林李楠.
新方法抑或新教育史学——对教育史研究发展方向的一点看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11-13.
6
孙杰远.
教育人类学应用之问[J]
.复旦教育论坛,2011,9(1):5-10.
被引量:3
7
范艳萍.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迷失[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11-11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郑刚,余子侠.
高等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实践与发展路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8):56-61.
被引量:10
2
王燕.
对愉悦式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36-39.
3
李静.
论影视作品案例在《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J]
.继续教育研究,2009(4):53-55.
被引量:3
4
蒋红.
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图书馆建设服务探析[J]
.科技广场,2009(8):63-64.
被引量:2
5
罗启源,殷冲,单彦魁,李晓敏.
关于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0):294-294.
6
律鸿莲.
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J]
.科教导刊,2011(2):192-193.
被引量:7
7
熊迅.
理解村落社会:视觉人类学的实践[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39-43.
被引量:7
8
侯小琴.
中国人类学电影创作实践历程与革新[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2):114-119.
被引量:1
9
王莹.
西部农村儿童教育福利现状探讨——仅以甘肃省渭南镇Z小学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8):69-71.
被引量:1
10
王静.
浅析口述史与教育史学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32):6-7.
1
魏继宗,李建珍,孟亚玲.
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期的教与学[J]
.考试周刊,2008,0(15):211-212.
2
雍雪英.
浅谈教育转型期教师的心理调适[J]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2003(6):44-45.
3
李敏.
人文关怀:教育转型期师生交往的新需求[J]
.教育探索,2003(11):106-108.
被引量:8
4
网络教育从转型到卓越的发展战略[J]
.中国远程教育,2010(22):51-51.
5
杨泉良.
试论农村中学的爱心教育[J]
.中国农村教育,2010(1):44-45.
6
王绍礼.
教育转型期的校长挑战[J]
.教育情报参考,2006(10):26-26.
7
王绍礼.
教育转型期的校长挑战[J]
.基础教育参考,2006(8):45-46.
8
倪闽景.
教育转型期推进改革的标杆行动[J]
.上海教育,2012(10):62-62.
9
焦鸿根.
论口述史研究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J]
.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13(4):83-86.
被引量:7
10
周勇.
西方中小学的口述史课题及“狐火计划”[J]
.现代教学,2006(9):49-51.
被引量:6
教育科学研究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