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太效应与涓滴效应:一个收入差距演化的新格局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于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过程,目前的研究尚缺少辨证的思维和全面的思考。通过对马太效应和涓滴效应发生机理的数学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效应都源于收入差距本身,但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相反。两种效应的合并效应,可以反映出相对收入差距将缩小的演化新格局。
作者
李星伯
刘秀柱
李健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36,共2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金
南开大学百项工程创新项目"马太效应与涓滴效应:一个贫富分化演化的微观分析框架"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收入差距
马太效应
涓滴效应
动态演化
分类号
F014.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99
1
叶初升,李承璋.
内生于中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的“双循环”[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6-28.
被引量:19
2
石英.
科技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探析[J]
.科学管理研究,1994,12(5):75-77.
被引量:12
3
王茂湘.
资本主义累进税制和“收入均等化”学说的欺骗性[J]
.经济研究,1982,17(4):52-58.
被引量:1
4
潘德均.
区域经济共荣与可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14(1):21-23.
被引量:1
5
吴宏安,蒋建军,周杰,张海龙,张丽,艾莉.
西安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2005,60(1):143-150.
被引量:221
6
骆友生,刘剑文.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现状、成因与对策[J]
.中国农村经济,1994(8):3-9.
被引量:17
7
吴栋,赵西亮.
论政府在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中的作用[J]
.经济体制改革,2005(4):41-44.
被引量:4
8
黄应绘.
对我国农村收入差距的分析[J]
.经济问题,2005(8):57-58.
被引量:12
9
戴文标.
社会保障经费筹取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对策[J]
.世界经济文汇,1995(3):79-80.
被引量:2
10
朱力.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化的趋势[J]
.社会科学研究,2005(5):147-15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8
1
沈华夏,余红心,赵袁军.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经济学解读与阐释[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2):18-21.
2
廖薇,曹中红.
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农户收入的相关性研究[J]
.农村经济,2007(1):64-66.
被引量:3
3
高雷.
基于“马太效应”的高等教育地域比较——以广州大学城与汕头大学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5):187-191.
4
王钦波.
电子政务建设要谨防马太效应[J]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95-95.
5
刘志国,边魏魏.
负向涓滴效应: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恶化[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4):1-7.
被引量:9
6
范巧,郭爱君.
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8,0(5):46-51.
被引量:11
7
黄蕊,金晓彤.
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解决路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视角[J]
.经济问题,2018(10):1-7.
被引量:16
8
张学众,白羽彤.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后扶贫时代的“双线逻辑”[J]
.财经理论研究,2021(6):29-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李莎莎,蔡承智.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60-21362.
被引量:1
2
谢美春.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
.财经界,2012(6):288-288.
3
王伟.
公共财政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11):90-93.
4
鲁保林.
“里根革命”与“撒切尔新政”的供给主义批判与反思——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劳资关系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2016(6):35-42.
被引量:10
5
刘谦,吴晓燕,张南华.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
.高校辅导员,2016(6):49-53.
被引量:7
6
鲁保林.
“资本与劳动”视域下的“供给革命”:批判、反思与启示[J]
.海派经济学,2016,14(4):61-72.
7
杨思飞.
涓滴效应再讨论:理论与关系[J]
.信息系统工程,2017,30(10):157-158.
8
范巧,郭爱君.
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8,0(5):46-51.
被引量:11
9
郭爱君,范巧.
南北经济协调视角下国家级新区的北——南协同发展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9(2):117-127.
被引量:22
10
赵意,黄蕊,闫婷,朱笑怡,周颖,崔育宏.
吉林省创新资源空心化问题的形成机理及解决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5):5-7.
1
罗文章.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分析[J]
.求索,2004(8):8-10.
被引量:20
2
刘春,丁栋虹.
西部开发之后发优势、扩散—涓滴效应探析[J]
.现代企业,2003(4):22-23.
被引量:1
3
江涌.
“涓滴效应”无法创造“共同富裕”奇迹[J]
.国有资产管理,2012(10):72-76.
4
李建德.
综合增长中心的形成与中国的崛起[J]
.江汉论坛,1994(4):9-12.
5
马斌斌.
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4(13):34-34.
被引量:1
6
涓滴效应[J]
.时事资料手册,2012(3):7-7.
7
刘志国,边魏魏.
负向涓滴效应: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恶化[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4):1-7.
被引量:9
8
刘春,丁栋虹.
西部开发之“后发优势”、“扩散—涓滴”效应探讨[J]
.青海社会科学,2003(3):38-40.
被引量:3
9
魏蔚,贾亚男.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J]
.对外经贸,2014(3):83-84.
被引量:1
10
曾国安,胡晶晶.
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
.经济评论,2008(1):45-54.
被引量:42
当代经济研究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