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论坛》
2005年第15期7-9,共3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44
-
1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被引量:485
-
2范海燕.经济学:本土问题也是前沿问题——与林毅夫谈企业自生能力和中国经济特殊性[J].商务周刊,2003,0(9):78-80. 被引量:1
-
3王世军.比较优势理论的学术渊源和评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99-106. 被引量:10
-
4陈勇.浅谈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困境[J].财经问题研究,2004(8):25-28. 被引量:6
-
5郎永清.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兼评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贸易问题,2004(8):8-11. 被引量:11
-
6李兴旺,王迎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与前瞻[J].当代财经,2004(10):103-106. 被引量:50
-
7李正发.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兼评“比较利益陷阱”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56-59. 被引量:8
-
8林林,周觉,林豆豆.我国贸易战略选择与“贫困化增长”[J].国际贸易问题,2005(6):14-20. 被引量:34
-
9李龙一,姜振寰.动态能力的技术内涵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36-39. 被引量:6
-
10成功,曹利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环境比较优势理论[J].现代管理科学,2006(3):26-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7
-
1吴强.渐进式赶超背景下中国的比较优势[J].改革,2006(11):66-73.
-
2陈建新.中美贸易背后的利益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2007(02X):66-68. 被引量:1
-
3王贵.对比较优势原理的再思考——评比较优势原理的“乌托邦”性质[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1):65-68.
-
4顾卫平,邓雅勤.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理论反思[J].上海经济研究,2007,19(4):37-41. 被引量:7
-
5王军,宋祖红.比较优势陷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4):158-160.
-
6黎娟娟.对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的再思考——重读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J].改革与战略,2010,26(1):22-26. 被引量:8
-
7马舒,李茜.对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一点质疑[J].企业研究,2014(2X):10-10.
二级引证文献16
-
1肖兴志,关镝.技术创新对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J].产业组织评论,2022(3):1-27. 被引量:1
-
2王理.河南省产品出口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9,0(3):60-60. 被引量:3
-
3董小麟,龚庆宇.论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局限和转型要求[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1):4-8. 被引量:10
-
4夏英祝,吴文君.从2831种商品降低出口退税看外贸方式的转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64-165.
-
5任西军,王印周,赵新伟.中国贸易战略调整与发展服务贸易[J].商场现代化,2008(11):17-17. 被引量:2
-
6杨公齐.中国城乡经济失衡的成因及调整——基于县域经济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9(1):75-78. 被引量:3
-
7宋科然,史蓓蓉.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扩大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5):87-95.
-
8李颋,李晨.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视角转变:从生产到流通[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7):5-10.
-
9郭洪.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11):25-26. 被引量:1
-
10李剑.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2013(3):187-188.
-
1王永挺.制约我国饭店业服务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7(9):21-23. 被引量:1
-
2张国辉.开发出口资源 提高出口效益[J].国际贸易,1987(9):26-27.
-
3王梦奎.“入世”与中国改革开放[J].特区经济,2002(1):20-20.
-
4王梦奎.“入世”与中国改革开放[J].经济前沿,2002(1):7-7. 被引量:1
-
5沈伟.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专家工作通讯,2001(12):33-35.
-
6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课题组.关注全球区域经济整合中的路径选择[J].太平洋学报,2005,13(4):38-47. 被引量:1
-
7杰弗里·肖特.贸易与全球经济危机[J].中国贸易救济,2009(10):4-7.
-
8温建芳,李云霞.关于科学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河北企业,2013(7):63-63.
-
9朱士湘.略论上海服装劳务出口资源的优化对策[J].中国纺织,1993(2):34-36.
-
10原口俊道.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J].环渤海经济瞭望,1994,8(4):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