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消瘀抗瘤方配合化疗治疗肿瘤合并血瘀证63例
被引量:
1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n 63 Cases of Treatment over Cancer with both Xiaoyukangliufang and Chemo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消瘀抗瘤方对晚期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化疗,观察8周后两组血液流变学以及血瘀证有关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液粘度降低(P<0.05),症状好转。结论:消瘀抗瘤方能改善血瘀证症状及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
作者
连强
李雁
机构地区
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8期49-50,共2页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血瘀证
血液流变性
肿瘤
消瘀抗瘤方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8
1
李国贤,鄢毅,袁景珊,李晴,李冰芳.
血瘀证目征与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8):472-475.
被引量:15
2
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研究会.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281.
3
王新胤,董秀荣,周加玉.
榄香烯配合化疗治疗肿瘤合并血瘀证85例[J]
.中国医药学报,2000,15(4):20-21.
被引量:4
4
梁子钧.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研究[J]
.蛇志,2002,14(3):18-28.
被引量:20
5
郭忠,郭幸福.
血液高粘滞综合征与中医学血瘀证关系[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5):419-421.
被引量:21
6
王阶,姚魁武.
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述要及思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17-19.
被引量:42
7
王春雷.
山楂古今应用谈[J]
.河南中医,2002,22(5):85-86.
被引量:5
8
姜春华.活血化瘀新编[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3-6,41-5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杨学义,姚瑞明,戴林娣,韩宝福.
丹参素的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J]
.中成药,1981(2):35-37.
被引量:9
2
朱治人,陈道瑜,梁子钧.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血液流变学及眼球结膜血细胞聚集性的观察[J]
.上海医学,1983(2):85-89.
被引量:7
3
赵秀君.
降粘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高粘血症30例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1993(5):14-14.
被引量:1
4
李国贤,鄢毅,袁景珊,李晴,李冰芳.
血瘀证目征与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8):472-475.
被引量:15
5
龚梅芳,邹季.
祖国医学血瘀与微循环[J]
.黑龙江中医药,1996,25(1):2-5.
被引量:4
6
王阶,陈可冀,宋小华.
瘀血腹诊的客观化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596-599.
被引量:16
7
汪东生,朱文锋.
眼科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探讨[J]
.承德医学院学报,1998,15(4):304-307.
被引量:18
8
彭清华.
从眼病学角度探讨血瘀证的诊断标准[J]
.云南中医杂志,1991,12(1):11-13.
被引量:4
9
王阶,陈可冀.
血淤证古典辨证诊断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1992,19(3):12-14.
被引量:4
10
陈泽霖,谢嘉文,陈健民,张瑞金,施赛珠,许得盛,王佩珍,梁子钧.
淡白、红绛、青紫三类舌质血液流变性的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21(2):39-4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99
1
张理,黄发盛.
宏观与微观结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证[J]
.光明中医,2004,19(4):21-23.
被引量:8
2
孔昭遐,王成华,李方平,周亚熙,范利.
血管性紫癜血液流变学观察及临床意义[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1(1):15-16.
被引量:1
3
连强,李雁.
消瘀抗瘤方配合化疗治疗肿瘤合并血瘀证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793-794.
被引量:2
4
邓碧珠.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J]
.陕西中医,2006,27(1):36-38.
被引量:2
5
王瑶瑶.
冠心病血瘀证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现代研究概况[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3):50-52.
被引量:1
6
鄢毅,李国贤,袁景珊,李晴,李冰芳.
血瘀证目征机理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4):213-215.
被引量:16
7
沈思钰,傅晓东,商玮,董晓蕾,赵凌杰,蔡辉.
活血化瘀在脑缺血中作用机制的探讨与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322-323.
被引量:8
8
李伶俐,谢建祥,吴锐,李国贤.
血瘀证相关疾病的球结膜微循环临床研究进展[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5):93-94.
被引量:6
9
刘军莲,宋剑南.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091-1093.
被引量:64
10
高克俭.
血瘀证诊断研究现状及进展[J]
.天津中医药,2006,23(5):437-44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
1
顾小侠,刘书林,陶玉华.
参麦合葛根素注射液改善恶性肿瘤高凝状态45例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9):413-413.
被引量:10
2
潘磊,王勇,孙越,邓新力.
经鼻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栓前状态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7):1015-1017.
被引量:18
3
李玉玲.肿瘤'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方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学报,2000,15(1):309-312.
4
熊石龙,文志斌,王前,何晓凡,贺石林.
川芎嗪对肿瘤坏死因子致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9):2330-2333.
被引量:11
5
符慧群,唐雪元,潘宇亮.
川芎嗪和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1):46-49.
被引量:14
6
耿振英,张侠.
高凝状态与恶性肿瘤[J]
.中国微循环,2008,12(5):323-325.
被引量:25
7
刘志良.
川芎嗪对小细胞肺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通报,2008,7(6):59-61.
被引量:7
8
王志学.
肿瘤血瘀证与转移及活血化瘀法抗转移治疗探讨[J]
.中医药研究,1999,15(6):9-1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冯婧,田菲.
川芎嗪注射液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60例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5):24-2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蔡玉梅,牛雪娇,崔宇,吴晓静,庞雁,姚嫱.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J]
.天津医药,2014,42(1):78-79.
被引量:11
2
姚丽雯,葛信国.
中医药治疗对胃癌血液流变学影响研究简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2):84-85.
3
蔡玉梅,崔宇,牛雪娇,吴晓静,庞雁,姚嫱.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恶性肿瘤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14,31(7):416-418.
被引量:1
4
林梅英,谢有科,尹芳,莫苑君.
四物汤改善血瘀证/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8(5):50-52.
被引量:7
5
林梅英,谢有科,胡洪玻,莫苑君,赖林,于鹏.
加味四物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肺癌合并癌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6):40-42.
被引量:3
6
张静雯,刘炳男,曹玮,贾文魁.
辨病与辨证治疗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现状[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6):740-742.
被引量:5
1
廖小明,钟小兰.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运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9):119-120.
被引量:16
2
虞晶.
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2):1465-1466.
被引量:2
3
王洪元,白静,朱清太.
抗痨逐饮汤加减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8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0,50(33):74-74.
4
陈小会,顾磊,王建峰,丁汀,陈峪.
胸腺肽α1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J]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5,19(4):298-299.
被引量:8
5
迪军荣,撖耀斌,马丽.
痰热清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肺结核32例[J]
.陕西中医,2005,26(4):300-301.
被引量:2
6
刘平平,郑力,张浩,任秀红,刘莉.
PCT和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J]
.浙江临床医学,2014,16(9):1383-1384.
被引量:18
7
范群华,江琼,刘仁平.
博菜霉素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的观察与护理[J]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06,14(4):103-103.
8
陆群英,雷伟南,黄道明,刘俊波,黄常江.
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5):65-66.
被引量:7
9
黄见亭,李卫华.
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1996,4(4):168-169.
被引量:1
10
韩荷玉.
晚期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5):436-436.
江西中医药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