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针刺提插补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近25年来针刺提插补泻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
张轶
姜云武
机构地区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年第4期35-36,共2页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关键词
提插补泻
针刺手法
综述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9
1
施能云.关于陈应龙老中医的针术[J].中国针灸,1986,(5):261-261.
2
楼百层.试论针刺提插补泻[J].浙江中医杂志,1981,(9):415-415.
3
夏东斌.
关于针刺补泻发展的几点认识[J]
.中医文献杂志,2000,18(4):10-10.
被引量:4
4
刘佳.
针刺治疗婴幼儿腹泻240例[J]
.江苏中医,1998,19(2):36-36.
被引量:3
5
黄建军.
涌泉穴临床应用举隅[J]
.中国针灸,1998,18(8):469-470.
被引量:4
6
郝志友.针刺后溪治岔气[J].浙江中医杂志,1997,32(5):230-230.
7
王宪利.针刺大横穴治疗老年性尿失禁[J].中医杂志,1996,37(7):421-421.
8
郝毅然.针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3例[J].内蒙古中医药,1998,37(7):421-421.
9
周玉艳.
针灸治疗眩晕63例疗效分析[J]
.上海针灸杂志,1998,17(4):11-12.
被引量:4
10
李万瑶,梁楚京,林锦泉,连至诚,黄志新.
针刺提插补泻手法的胃电信息检测观察[J]
.中国针灸,1993,13(3):29-3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梁忠,王华.
氧·经气·经络——关于经气和经络实质的新假说[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3):13-15.
被引量:18
2
何智明,郑关毅,邹香云,周健洪.
激光针电针手针疾徐补泻对人体胃电图影响的比较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8):43-45.
被引量:4
3
李万瑶,梁楚京,林锦泉,连至诚,黄志新.
针刺提插补泻手法的胃电信息检测观察[J]
.中国针灸,1993,13(3):29-30.
被引量:10
4
孔鄂生,许冰,喻凤兰,任恕.
氧分压在体监测仪的研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5,14(2):79-81.
被引量:2
5
杨华元,夏锦杉,顾训杰,王文善,承邦彦.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及手法受力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1995,11(6):51-52.
被引量:21
6
李石良.
试论针灸的量与度[J]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5):24-24.
被引量:2
7
董国良,梁瑞廉.
常见急性中毒548例临床分析[J]
.上海医学,1996,19(7):412-414.
被引量:1
8
陈彬,张世玮,陆茵,薛普凤,黄小平.
瓜蒌薤白药对对大鼠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2):26-28.
被引量:24
9
邱健辉.
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附288例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1997,19(2):302-303.
被引量:1
10
石学敏.捻转补泻手法应用与量学概念[J].中国医药学报,1987,4(5):16-18.
共引文献
93
1
姜金龙,金丽燕,金春玉.
基于朝医四象体质的经络腧穴特异性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6):9-11.
被引量:1
2
陈利,张卫.
针刺疗法配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粘连42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1):14-15.
被引量:3
3
沈杰,许冰,沈安华,喻凤兰,任恕.
多通道氧分压测量仪在经脉穴位活动中的应用[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6):433-434.
被引量:1
4
杨华锋,史国军,任旋磊,杨喜民.
经穴输氧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对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6):486-487.
5
董亚琴,修春英,朱小香,许金森.
急性缺氧对心包经循行线上经皮氧分压及心功能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4(1):6-8.
被引量:5
6
任恕,周宜开,沈杰.
传感针—我们始创的传感器[J]
.传感器世界,2004,10(5):6-10.
被引量:5
7
张金喜,林翠茹.
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52-953.
被引量:5
8
黄志新,劳绍贤,周福生.
脾胃虚实证胃动力学研究近况与展望[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1,6(1):36-39.
被引量:1
9
余华,张安仁,郑闵琴,何春阳,孙燕,潘志伟.
脾虚泄泻证本质研究进展[J]
.成都军区医院学报,1999,1(2):38-39.
10
郭晖.
针刺对胃动素及P物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1105-110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8
1
张轶,姜云武,汤晓云,左政.
针刺提插补泻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OD、MDA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3):41-42.
被引量:7
2
易荣,管遵惠.
管氏补泻手法“内核”之探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2):1-2.
被引量:5
3
张兴,郭新年,张艳.
从能量角度透视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J]
.中国针灸,2006,26(7):525-526.
被引量:7
4
许红君.
从“北半球左漩涡”浅谈“捻转补泻法”[J]
.光明中医,2008,23(2):166-167.
被引量:8
5
喻国雄.
从针灸临床报道看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中国针灸,1998,18(3):161-162.
被引量:8
6
夏东斌.
关于针刺补泻发展的几点认识[J]
.中医文献杂志,2000,18(4):10-10.
被引量:4
7
李晓梅,李岩琪,周丹,刘阳阳,李迎红,刘建卫,郭永明,郭义.
提插补泻对健康人足三里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3,38(4):297-300.
被引量:36
8
沈特立.
捻转补泻之我见[J]
.中国针灸,2014,34(1):49-52.
被引量:11
9
唐乐微,陈亮,任玉兰,梁繁荣.
针刺手法的发展演变规律及理论价值[J]
.中医杂志,2014,55(9):728-731.
被引量:12
10
杜小正,王金海,鲍春龄,焦志华,东贵荣.
头穴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即刻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2016,36(1):43-47.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
1
1
虞逸舒,董雪莲,艾炳蔚.
古代针刺补泻手法再认识[J]
.中医学报,2019,34(11):2450-245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李香淑,胡佳慧,鲁海,张春红.
基于fMRI技术探讨电针与手针中枢机制响应差异[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20,43(1):12-15.
被引量:8
2
赵云龙.
从整体观角度试论针刺补泻手法[J]
.科教导刊,2020(15):44-45.
被引量:1
3
袁伟渠,杨卓欣,周玉梅,卓缘圆,曾旭梅,于海波.
基于阴阳平衡理论探讨针灸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11):4009-4016.
被引量:26
4
谢嫣柔,莫昊风,郑雪娜,孙冰,许淑清.
穴位埋线与补泻[J]
.中医学报,2021,36(11):2355-2358.
被引量:7
5
邓其玲,朱四会,韩为.
“放而出之”考释[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3):432-434.
6
曹熙,雒成林,刘洪颖.
浅析“近气不失,远气乃来”[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8):7-9.
被引量:2
7
郑好,韩晶.
《大要》“徐疾”含义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8):4480-4483.
8
黄仕荣,陈羽,王聪,冯俊涛,史萌,蔡雨卫,房磊,王辉昊,俞仲翔.
腰痛穴动留针一针灵对重症急性腰扭伤的即时疗效——基于800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J]
.当代医学,2022,28(28):48-52.
被引量:1
1
孔健.
提插补泻原理初探[J]
.齐鲁中医药情报,1991(1):8-10.
2
胡焕华.
楼百层老师论针刺提插补泻[J]
.中国针灸,2000,20(S1):63-64.
被引量:3
3
张轶,姜云武,汤晓云,左政.
针刺提插补泻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OD、MDA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3):41-42.
被引量:7
4
陈永华.
针刺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36例[J]
.中国针灸,1999,19(S1):197-198.
5
夏东斌.
关于针刺补泻发展的几点认识[J]
.中医文献杂志,2000,18(4):10-10.
被引量:4
6
王云松.
排刺法治疗小儿咳嗽413例[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S1):104-104.
被引量:2
7
许安萍,徐敏,睢明河.
针刺提插补泻足三里对血虚证模型家兔RBC,Hb,MCV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1,18(6):1-3.
被引量:5
8
徐敏,许安萍,睢明河.
针刺提插补泻法对血虚证模型家兔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2,37(1):41-45.
被引量:6
9
于慧娟,孙英霞,张昕,谭奇纹.
对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方法的认识[J]
.山东中医杂志,2013,32(11):811-811.
被引量:2
10
王樟连,杨永平.
试论穴位注射中的补与泻[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2):32-32.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