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脏者 藏精而不泻”析
被引量:
2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五脏者,藏精而不泻”作了分析,认为五脏之精藏中有泻,阐述了五脏之精“泻”的两种形式,并指出五脏以通为用,疏通调达五脏气机是治疗多种内脏病和延缓衰老的基本原则。
作者
沈施德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0-111,共2页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五脏
气机
益气活血
分类号
R223.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1
蒋燕.
浅谈脏与腑的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1):12-14.
被引量:3
2
于越,马玲.
五脏藏泄精气解析[J]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3-4.
被引量:2
3
张士卿,邓沂.学习《内经》“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体会[J]新疆中医药,1987(04).
4
程士德主编,王洪图,鲁兆麟.素问注释汇粹[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引证文献
2
1
肖延龄,马淑然.
也探“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15(1):7-8.
被引量:3
2
邓沂.
脏腑“藏”“泻”辨析[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2):8-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琴,杜学辉.
浅谈脏腑藏泻理论及临床应用举例[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5):4-5.
被引量:1
2
赵立东.
试论从“通”立法之中医辨治理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7):99-99.
被引量:1
3
王可馨,纪立金.
不寐之六腑辨治初探[J]
.光明中医,2022,37(7):1182-1184.
被引量:1
4
熊清梅,原丽容,周丽.
基于精气阴阳理论探究肾气丸功效与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5,23(3):44-47.
5
倪建璋,姚思淼,齐若舟,姚欣凝,禄颖.
《黄帝内经》重“通”思想探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7):38-41.
被引量:9
6
陈琳.
《内经》脏腑藏泻理论探讨[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6):13-13.
1
康立源,商洪才.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近况[J]
.山西中医,2003,19(2):59-60.
被引量:11
2
王宇.
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验案4则[J]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4):26-26.
被引量:5
3
李国辉.
血管性痴呆与五脏气机关系的探讨[J]
.陕西中医,2002,23(2):146-147.
被引量:4
4
刘红燕,白晓莉,马凤琴.
魄门“亦为五脏使”与便秘分脏论治[J]
.中医杂志,2010,51(S1):46-47.
被引量:5
5
蒋爱华,李佳平.
郁证的中医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19-119.
被引量:1
6
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李爽.
"火郁发之"探讨[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12):1128-1129.
被引量:1
7
刘美娟.
应用背俞穴治疗内脏疾病的研究[J]
.中国针灸,1996,16(5):25-26.
被引量:22
8
牛学恩,李振华,高希言.
便秘新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5):539-540.
被引量:2
9
陈少藩,李盈.
五行生克中的气机[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0):18-19.
被引量:1
10
郁志华,林水淼.
论“五脏之精”及其在中医防治老年病中的意义[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8-10.
被引量:6
辽宁中医杂志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