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抑郁症病因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抑郁症病因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进展袁浩龙为探讨抑郁症病因,近十年来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进展迅速,主要研究手段是通过若干神经内分泌试验来检测各种受体功能;当然,抗抑郁剂对激素及神经传递的影响,也是抑郁症病因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为使同道对这一领域内的研究...
作者
袁浩龙
机构地区
常州市德安医院
出处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5年第6期365-367,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关键词
抑郁症
病因
神经内分泌学
分类号
R749.410.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43
1
彭新贤.
浅谈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3-14.
被引量:8
2
侯彩兰,贾福军,陈佐明,刘毅,郭新胜,师天元.
重性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P物质、神经肽Y、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4):198-201.
被引量:22
3
卢峻,时宇静,费宇彤,图娅.
抑郁症与神经可塑性(综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43-46.
被引量:19
4
杨斌,王有德,张兰,叶兰仙,张玉堂,刘建斌,陈雪红.
抑郁症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2):78-80.
被引量:31
5
沈悦娣,许百华.
神经肽与抑郁症[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3):135-138.
被引量:6
6
刘东武,孙虎山.
贝类阿片神经肽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进展,2005,23(B12):55-60.
被引量:2
7
焦玉梅,孙莲芳,王立伟,章连生,陈剑华,周敏,施慎逊.
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及其与症状关系的对照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5):266-269.
被引量:19
8
马允香.
抑郁症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594-596.
被引量:14
9
周强.
自由基在神经外科手术时脑保护中的意义[J]
.医学与哲学(B),2007,28(4):13-15.
被引量:3
10
林文娟,王东林,潘玉芹.
抑郁症的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细胞因子的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404-410.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2
1
郑璇,陈显光.
垂体PRL微腺瘤抑郁情绪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00-101.
2
何海然,薛占霞.
抑郁症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神经药理学报,2016,6(2):20-25.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曹利华,白明,方晓艳,王灿,苗明三.
基于临床病症特点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分析[J]
.神经药理学报,2016,6(4):19-23.
被引量:7
2
吴金霞,贾红梅,于猛,郑华,宋慧,梁永红,苏志恒,邹忠梅.
柴胡疏肝散体外抗氧化活性成分与调控抑郁症相关酶的关联性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2):74-80.
被引量:13
3
昝桂影,孙翔,李庆林,刘景根.
κ阿片受体在抑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神经药理学报,2018,8(1):54-64.
被引量:1
4
杨伊姝,刘占东,张树成,石翠格.
补骨脂素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8,0(5):308-311.
被引量:2
5
张阔,杨静玉,吴春福.
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神经药理学报,2017,7(4):8-16.
被引量:8
6
陆晓星,刘秋杰.
红景天胶囊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2018,28(11):1076-1078.
被引量:2
7
张金丽.
运动疗法配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144-147.
被引量:6
8
胡雨,黄锋,詹合琴,韩旭萌,焦明丽.
甜叶菊糖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小鼠脑和脾脏组织中DBP、Gabbr2和SP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35(4):84-90.
被引量:4
9
魏莉,李良松.
论佛家哲学观对抑郁症自我调节的启示[J]
.医学与哲学,2020,41(10):34-36.
被引量:1
10
李远洋,李玉姗,王芳芝,余耀琨,曾靖雯.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天然药物挥发油抗抑郁研究[J]
.广州化工,2020,48(19):43-47.
被引量:3
1
陈辰,徐维平,魏伟.
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学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2008,48(37):110-111.
被引量:18
2
张永芳.
抑郁症神经内分泌学的生物学标志[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89,14(4):334-338.
3
孙玉华,邹飒枫,许晶.
卒中后抑郁的神经生物学异常[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9):710-712.
被引量:2
4
徐广明,张本.
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内分泌学研究[J]
.河北精神卫生,2001,14(3):171-174.
5
张宁,侯钢,方群.
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学初步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4):208-209.
被引量:12
6
袁勇贵.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16-2517.
被引量:43
7
李晏,李凌江.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物质使用障碍共病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32(3):166-170.
被引量:4
8
情感性精神障碍[J]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7):167-171.
9
王秀卿,黄庆军.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0):1383-1385.
被引量:8
10
徐虹,孙忠人,李丽萍,佟帅,王胜,华金双.
针刺治疗抑郁症及其对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4,24(2):78-80.
被引量:87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