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体隐态系统与显态系统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现人体存在两种形态结构和功能系统,即具有不可见形态结构的气化脏腑、经络所组成的隐态系统与具有可见形态结构的五体、五官等所组成的显态系统.人体的结构及结构层次是由隐性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和显性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作为“活”的有机体,其生命动力之源在隐态系统之中.
作者
孙喜灵
机构地区
烟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关键词
人体结构
隐态系统
显态系统
研究
分类号
R3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52
1
张志斌,王永炎.
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被引量:160
2
王晓明,李德新,易杰,刘艳明.
“脾为后天之本”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脾气虚证大白鼠模型LPO及其相关抗氧化酶变化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3):139-141.
被引量:37
3
张晓林,孙喜灵.
试论证的五种基本存在形式与不同的治法方药[J]
.中医杂志,2005,46(2):91-92.
被引量:9
4
李振英,张性贤,许自诚,吴世华.
中西医结合点之研究——从“病证结合”到“病理过程与证结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59-262.
被引量:20
5
孙喜灵,张晓林.
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奇点”特性[J]
.中医研究,1995,8(6):5-7.
被引量:1
6
孙喜灵,张晓林.
中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奇点”[J]
.中医药研究,1995,11(6):3-5.
被引量:2
7
王强,辛国芳.
人体生理活动规律怎能重新进行规范──与孙喜灵同志商榷[J]
.医学与哲学,1996,17(3):167-168.
被引量:2
8
孙喜灵.
从气、物质结构到人体结构层次──关于人体隐显态系统理论的一些思考[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4):234-236.
被引量:3
9
王强,辛国芳.
一种以主体视界为标准的分类假说──评“人体隐态系统与显态系统”[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1):66-68.
被引量:3
10
郭蕾,王永炎,张志斌,张俊龙.
证候动态时空特征的复杂性及相应的研究思路[J]
.中医研究,2006,19(3):1-3.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7
1
张晓林,孙喜灵.
中医学人体结构与物质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展望[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647-649.
被引量:3
2
孙喜灵.
从气、物质结构到人体结构层次──关于人体隐显态系统理论的一些思考[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4):234-236.
被引量:3
3
王强,辛国芳.
能把脏腑经络“规范”为“非实物粒子”吗——对“人体隐显态系统”假说再质疑[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1):56-58.
被引量:1
4
孙喜灵,张晓林,刘琳,赵岩,刘孟安.
中医学证候理论内蕴的拓扑结构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383-388.
被引量:16
5
孙喜灵.
中医证候“双重结构”的思考[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199-202.
被引量:4
6
孙喜灵,郑秋生,林霞,刘卓军,王永华,刘孟安.
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4,9(12):1586-1591.
被引量:2
7
孙喜灵.
论疾病发展过程中四种病变状态和五个阶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1):11-1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王强.
还是那道不可求证的难题——评孙喜灵同志关于疾病的“四态五阶段”说[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46-447.
2
张晓林,孙喜灵.
试论证的五种基本存在形式与不同的治法方药[J]
.中医杂志,2005,46(2):91-92.
被引量:9
3
张晓林,孙喜灵.
证的主症次症转化与对应治法方药的变化[J]
.中医研究,2007,20(7):5-7.
被引量:8
4
王强,辛国芳.
能把脏腑经络“规范”为“非实物粒子”吗——对“人体隐显态系统”假说再质疑[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1):56-58.
被引量:1
5
张晓林,孙喜灵,王新中.
Discussion on the Five Basic Syndrome Patter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reating Principles and Prescription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7,27(4):310-314.
被引量:3
6
张荣华,黎波.
证本质的内涵及学术观点[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4):375-378.
被引量:2
7
褚福永,王阶,邢雁伟,孙晓伟.
论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J]
.中医杂志,2009,50(10):936-938.
被引量:15
8
王强,辛国芳.
“纯功能”不存在,功能方法应当与结构方法相结合[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5):322-325.
被引量:7
9
孙喜灵,张晓林,刘琳,赵岩,刘孟安.
中医学证候理论内蕴的拓扑结构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383-388.
被引量:16
10
孙喜灵,赵岩,姜伟炜,刘琳,林海燕,王斌胜,杨毅,王云慧,刘孟安.
证候动态演化子集合衍生规律与治法和方药精准对应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535-2539.
被引量:13
1
王强.
每个证都有“五种基本存在形式”吗?——与张晓林、孙喜灵同志商榷[J]
.中医杂志,2006,47(1):9-10.
2
孙喜灵.
论疾病发展过程中四种病变状态和五个阶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1):11-14.
被引量:10
3
国内医讯[J]
.医学信息,1995,0(6):254-261.
4
贾立明,高摄渊,项守仁.
小鼠血脑屏障的组织发生[J]
.解剖学杂志,1998,21(6):485-490.
被引量:2
5
毕文静,任卫东.
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形态结构及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5):9-12.
被引量:3
6
吴毅,刘罡.
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4):284-286.
被引量:18
7
季力,崔晓.
丰富环境对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3,10(2):99-101.
被引量:12
8
戴鸿.
基层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危机与缓适方法研究[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1):333-335.
被引量:3
9
徐永清,钟世镇,徐达传,李主一,李忠华,石瑾.
第一趾蹼间结构层次与血管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
.西藏医药,1999,20(S1):24-24.
10
杨娅,王艳红,谢谨捷,李治安,张小杉,李嵘娟,秦彦文.
超声生物显微镜成像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心脏功能的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1):973-976.
被引量:4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