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采用径流小区试验和标桩观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坡度和坡长与土壤侵蚀率的关系,建立了福建省土壤侵蚀预报方程。
作者
陈明华
黄炎和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6,共6页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度
坡长
预报方程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55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381
参考文献
6
1
卢程隆,黄炎和,郑添发,傅勤.
闽东南花岗岩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1990,10(2):41-48.
被引量:19
2
贾志军,晋西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实验性研究论文集,1990年
3
宋秀清,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7年,2期,1页
4
陈法扬,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2期,18页
5
李荒,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4年,4期,31页
6
牟金泽,1983年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夏藻清,黄许东,康若珍.湘西旱田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J]土壤通报,1986(06).
2
王万忠.黄土地区降雨特性与土壤流失关系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83(04).
共引文献
18
1
牛德奎,郭晓敏.
土壤可蚀性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6):936-940.
被引量:10
2
庄秀琴,苏典南.
泉州市主要坡地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1):48-53.
被引量:2
3
庄秀琴.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以泉州市为例[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3):51-53.
4
江淼华,杨玉盛.
闽江上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特征与动态变化[J]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5):93-98.
被引量:5
5
庄秀琴.
安溪县茶园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及防治对策[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3):69-71.
被引量:14
6
韩永刚,王维明,杨玉盛.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量动态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262-266.
被引量:10
7
蔡强国,和继军,田磊.
土壤侵蚀治理范式与生态学理论的耦合关系[J]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6):11-20.
被引量:5
8
梁音,宁堆虎,潘贤章,李德成,张斌.
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的特点与治理[J]
.中国水土保持,2009(1):31-34.
被引量:77
9
江淼华.
闽北裸露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J]
.梧州学院学报,2010,20(1):7-11.
被引量:8
10
王成超.
基于人文视角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机理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5(2):12-1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55
1
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王胜利.
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6,25(8):1003-1008.
被引量:206
2
杨昆,管东生.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作用[J]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52-1256.
被引量:73
3
史晓梅,史东梅,文卓立.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63-66.
被引量:35
4
林敬兰.
福建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J]
.资源科学,2004,26(z1):111-118.
被引量:8
5
黄和平,杨劼.
皇甫川流域治理区与原生植被区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125-128.
被引量:15
6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周全斌,赵晓丽.
GIS支持下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46-49.
被引量:30
7
朱波,高美荣,刘刚才.
紫色泥页岩的风化侵蚀与工程建设增沙[J]
.山地学报,2001,19(S1):50-55.
被引量:28
8
柳长顺,齐实,史明昌.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5):10-13.
被引量:60
9
韩凤朋,郑纪勇,张兴昌.
黄土退耕坡地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50-55.
被引量:80
10
夏岑岭,史志刚,欧岩锋,张效武.
坡耕地水土保持主要耕作措施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z1):769-772.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4
1
倪九派,谢春燕,魏朝富,谢德体.
土壤侵蚀预测建模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1):66-71.
被引量:10
2
许田,宋炳煜,赵利清.
皇甫川流域丘陵沟壑区陡沟坡植被特征初探──以准格尔旗境内陡沟坡为例[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4):409-415.
3
王学强,蔡强国,和继军.
红壤丘陵区水保措施在不同坡度坡耕地上优化配置的探讨[J]
.资源科学,2007,29(6):68-74.
被引量:19
4
黎四龙,蔡强国,吴淑安,王忠科.
坡长对径流及侵蚀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12(1):29-35.
被引量:21
5
杨伟.
大别山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值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8):701-703.
被引量:2
6
李凤英,何小武,肖青亮,刘和平.
急陡坡土壤侵蚀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9,23(6):38-40.
被引量:3
7
查轩,黄少燕,陈世发.
退化红壤地土壤侵蚀与坡度坡向的关系——基于GIS的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0,19(2):32-39.
被引量:33
8
陈炎辉,陈明华,王果,陈文祥,杨舜成,柴鹏.
不同坡度地表径流中污泥氮素流失规律的研究[J]
.环境科学,2010,31(10):2423-2430.
被引量:10
9
程根伟,肖飞鹏,范继辉.
山区小流域坡面和沟道侵蚀的数学模式探讨[J]
.山地学报,2010,28(3):327-332.
被引量:5
10
林惠花,武国胜,朱鹤健,戴文远.
基于GIS和USLE的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评估[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1):183-18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81
1
高耀宗.
陈家镇国际实验生态社区和高教园区海绵城市格局规划构建[J]
.江苏城市规划,2020(6):23-28.
2
隋磊,赵智杰,金羽,关学彬,肖明.
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20-27.
被引量:2
3
陈晰,张玉龙,叶琛,王勇,张全发.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规划[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2):147-154.
4
张宝军,熊东红,郭敏,董一帆,苏正安,杨丹,史亮涛.
干热河谷冲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和土壤水分关系研究[J]
.草业科学,2015,32(5):686-693.
被引量:19
5
傅暨南.
水电工程建设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探讨[J]
.福建水土保持,2004,16(2):63-67.
被引量:3
6
郝芳华,陈利群,刘昌明,戴东.
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5-8.
被引量:133
7
梁广林,陈浩,蔡强国,胡文生.
黄土高原现代地貌侵蚀演化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4):131-137.
被引量:15
8
汪亚峰,李茂松,卢玉东,罗春燕.
试论退耕还林中对坡度标准的界定[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4,22(6):25-27.
被引量:11
9
王随继.
黄河中游冻融侵蚀的表现方式及其产沙能力评估[J]
.水土保持通报,2004,24(6):1-5.
被引量:30
10
夏卫生,雷廷武,赵军.
坡面侵蚀动力学及其相关参数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16-19.
被引量:12
1
陈淑华.
闽东茶园径流小区试验与水土保持措施的探讨[J]
.福建水土保持,1999,11(4):52-55.
被引量:1
2
陈松林.
基于GIS的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1):106-109.
被引量:36
3
姚云峰,王礼先.
水平梯田减蚀作用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1992(12):40-41.
被引量:14
4
胡小平.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地面定位监测浅析[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8,44(2):156-157.
5
陈明华,聂碧娟.
土壤侵蚀转折坡度的研究[J]
.福建水土保持,1995,7(3):35-38.
被引量:11
6
黄炎和,卢程隆,付勤,郑添发.
闽东南花岗岩地区土壤侵蚀预报初探[J]
.福建水土保持,1990(1):18-23.
被引量:4
7
王继增,吴志峰,朱立安,程炯,陈汉先.
标桩法监测广东省人为侵蚀模数研究初报[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299-301.
被引量:3
8
陈小强,范茂攀,王自林,马志鹏,李永梅.
不同种植模式对云南省中部坡耕地水土保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4):48-52.
被引量:25
9
何淑勤,宫渊波,郑子成.
紫色土区坡耕地壤中流磷素流失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14,28(2):20-24.
被引量:11
10
贺小容,何丙辉,秦伟,左长清.
扰动地表及不同坡位土壤养分特征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2):17-21.
被引量:4
水土保持学报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