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海藻与甘草的配伍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海藻反甘草属中药十八反范畴,医界将其视为配伍禁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5版规定:“海藻不宜与甘草同用”。但古今对此均存异议,并大胆用海藻伍甘草治病,古人方书及医案多有记载,近年来应用更是广泛,几乎涉及临床各科,诸如治疗乳癖、瘰疬、瘿瘤等均获满意疗效。现代研究也表明。
作者
张希恩
王利华
机构地区
郑州市电子技术学院医院
兰州市兰空
出处
《四川中医》
1995年第12期15-16,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海藻
甘草
配伍
研究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12
1
黄巧玲,王作祥.
甘草的毒副作用[J]
.江西中医药,1991,22(6):42-44.
被引量:5
2
杨致礼,魏彦明,曲亚玲,陈怀涛,王尊国,项光华,王佑之.
在急性肝损伤条件下海藻反甘草的实验观察[J]
.中国兽医科技,1991,21(3):34-36.
被引量:3
3
程洪生,黄仁福.海藻甘草对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1991(02).
4
沈士荫,蒋翠英.海藻与甘草配伍治疗乳房病14例[J]中医药信息,1990(02).
5
姜国峰,伍世林,谢雄姿,王鸿娣,陈兆铨,王彪,杨培斌.海藻、甘草同用治痼疾[J]四川中医,1990(01).
6
杨安泰,张丽英,金彩琪,顾永华,吴自荣.
用发光细菌研究中药“十八反”[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6):2-4.
被引量:8
7
杨致礼,王佑之,吴成林,陈怀涛,黄有德,王秋蝉,程雪峰.
“十八反”中海藻、大戟、甘遂和芫花反甘草组的毒性试验[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2):48-50.
被引量:12
8
赵广贤.单纯性甲状腺腺瘤治验七例[J]吉林中医药,1987(03).
9
刘玉林.化癖三联汤(丸)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17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1987(01).
10
邱陆.海藻甘草合用治疗瘿瘤乳癖[J]四川中医,1986(1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天益.论《活兽慈舟》在药性理论和临床用药上的成就[J]中兽医医药杂志,1985(02).
2
高晓山,陈馥馨.中药十八反试论[J]中医杂志,1980(03).
3
刘俊楠.对中药十八反原始及存弃的看法[J]江西中医药,1984(03).
4
杨颐康,唐法尧,吴自荣.发光影响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04).
5
林通国.中药“相反”“相畏”合用的临床研究——100例追风下毒丸应用分析[J]吉林中医药,1981(02).
6
林通国.甘遂、芫花、大戟与甘草同用的初步观察(附55例分析)[J]吉林中医药,1981(01).
共引文献
23
1
解公林,石小玲.
十八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
.中医药学报,1994,22(2):17-19.
被引量:6
2
陆秀萍.
“十八反”、“十九畏”药物的应用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5):372-373.
被引量:10
3
游琴,钟赣生.
近30年“十九畏”实验研究分析及展望[J]
.科技导报,2008,26(7):84-92.
被引量:7
4
楼锦英.
“藻戟芫遂俱战草”之实验与临床研究述要[J]
.海峡药学,2009,21(8):145-147.
被引量:2
5
李东晓,邓文龙.
中药配伍禁忌药理学及药学研究现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6):93-97.
被引量:6
6
王玮莉,王绪前.
海藻可与甘草同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63-64.
被引量:7
7
闫惠俊,刘桂林,高卫华.
乌头与半夏配伍的应用概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2):152-155.
被引量:1
8
孙蓉,周胜红,李长华,朱兰兰,黄幼异.
“十八反”配伍禁忌研究现状与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2010,7(12):745-747.
被引量:8
9
黄能培,郭爱银.
甘草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类型、成因与对策[J]
.中医药导报,2012,18(1):74-76.
被引量:5
10
陈夏娟,徐立,余果,段金廒.
海藻、芫花反甘草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2,43(5):1024-102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3
1
富杭育,李晓芹,郭淑英,郭伟.桂枝汤的药理学研究——Ⅱ.分煎、合煎对药效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03).
2
丛铮,关洪昌.小鼠肝匀浆细胞色素P-450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药通报,1984(02).
3
刁亚英,贺平,李琳方,郭亚军.
甘草酸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自诱导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9):564-565.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
1
许立,孙晓进,王志刚,华兴邦.
甘草 海藻及其相伍用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2):84-85.
被引量:39
2
丁选胜,阚毓铭,黄建强,金亦涛,李欧.
海藻、甘草及其相伍用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1):33-36.
被引量:16
3
丁选胜,李欧.
海藻、甘草及其不同比例配伍后的水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甲状腺肿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6):32-3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赵晓英,葛卫红.
中药十八反机制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8):46-49.
被引量:10
2
肖成荣,陈鹏,王宇光,谭洪玲,温怀青,高月.
半楼贝蔹及配伍乌头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含量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2004,21(4):311-314.
被引量:58
3
何敏,李英伦.
海藻玉壶汤及其加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5,24(6):3-6.
被引量:5
4
张宾,张临通.
近年中药对CYP450酶系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6):92-92.
被引量:21
5
唐绪刚,黄文权.
中药“十八反”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730-731.
被引量:8
6
刘青,邓毅,宁艳梅.
中药“十八反”配伍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7,20(11):11-12.
被引量:11
7
袁永久,施心路.
中药“十八反”中部分禁忌中药对大型蚤的毒理试验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S):1-2.
被引量:7
8
宋霄宏,昝日增,王芳.
海藻玉壶汤加减方中不同比例海藻甘草配伍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大鼠肝肾功能及病理形态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01-803.
被引量:19
9
唐于平,吴起成,丁安伟,段金廒.
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现代认识[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6):79-82.
被引量:49
10
王玮莉,王绪前.
海藻可与甘草同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63-64.
被引量:7
1
刘春香,毛静远,王贤良.
芪苈强心胶囊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349-2351.
被引量:7
2
黎玉,申玉华.
生化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J]
.中医药导报,2007,13(6):123-125.
被引量:13
3
闫久,王家骥,范圣凯.
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研究[J]
.北京中医,2000,19(5):62-63.
被引量:1
4
林慧,梅全喜,孔祥廉,王云庭,陈宗良.
白花蛇舌草治疗肝病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概况[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0):173-175.
被引量:2
5
杨素娟,杨绍俊.
斑蝥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1992,9(1):33-36.
被引量:1
6
任非,任晓丹.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1997,19(4):36-37.
被引量:1
7
王宗强.
益气活血法的临床应用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1989,8(4):58-60.
8
王锁欣,王彦林.
海藻与甘草的配伍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1991,8(2):39-41.
9
宋新家,魏明,黄素梅.
水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J]
.光明中医,1995,10(6):40-43.
被引量:3
10
张存明.
桃红四物汤在眼科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1993,12(2):55-58.
被引量:1
四川中医
199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