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文献学发展轨迹初探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文献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为主要线索,回顾了我国近几十年来文献学知识积累和形成、发展的基本历程.文中将这一历程按时序划分为30-40年代、50-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等几个阶段,介绍了各个阶段具有开创性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简要分析了各个阶段有关文献学研究的进展及其背景.最后,本文对我国文献学的发展历程作了概括性小结,并预示了文献学的发展前景.
作者
杨晓骏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出处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5,共5页
Library & Information
关键词
中国
文献学
发展过程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72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10
1
周文骏,杨晓骏.
文献学新论[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20(1):61-65.
被引量:26
2
柯平.
关于文献学体系结构的探讨[J]
.晋图学刊,1993(4):1-5.
被引量:8
3
汪冰.
我国文献计量学十年研究与发展(1979—1989)[J]
.情报科学,1992,13(01X):56-64.
被引量:36
4
唐高潮.
略论文献信息学[J]
.图书情报知识,1987,4(1):7-10.
被引量:2
5
万良春.
确立“文献信息”概念 建立“文献信息学”[J]
.图书情报知识,1986,3(1):7-9.
被引量:7
6
韩有悌.
建立文献学研究体系[J]
.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3):50-53.
被引量:10
7
尚克聪.“文献”概念的演变及其科学定义[J]情报学刊,1983(02).
8
周文骏.
概论图书馆学[J]
.图书馆学研究,1983(3):10-18.
被引量:91
9
谢灼华.
简论文学文献与文学文献学[J]
.图书馆学研究,1982(4):15-20.
被引量:12
10
单柳溪.
有关文献学三议[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1(1):30-3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黄建东.
试用最大熵谱分析法探寻文献增长的周期[J]
.情报科学,1988,9(3):9-12.
被引量:4
2
周启付.
论文献学的范围——并与张舜徽等先生商榷[J]
.图书馆论坛,1987,9(2):67-71.
被引量:1
3
韩有悌.
建立文献学研究体系[J]
.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3):50-53.
被引量:10
4
吴尔中.
引文引用态度的研究[J]
.情报科学,1984,5(2):33-35.
被引量:7
5
孟连生.
中文科学引文分析[J]
.情报科学,1983,4(1):11-21.
被引量:165
6
谢灼华.
简论文学文献与文学文献学[J]
.图书馆学研究,1982(4):15-20.
被引量:12
7
王崇德.
我国科技期刊文献的引文分析[J]
.情报科学,1981,2(5):35-41.
被引量:35
8
吴尔中.
文献计量学与人才评价[J]
.情报科学,1981,2(6):64-73.
被引量:13
9
王津生.
浅谈布拉德福分散定律及其应用[J]
.情报科学,1980,1(2):79-86.
被引量:17
10
黄建东.
改革后我国科技文献发展模型的研究─—兼探我国情报学发展阶段的划分[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89,12(5):7-1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72
1
魏辅轶.
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抽象与具象之路:兼论图书馆学理论实践化的四个锚点[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49(2):29-40.
被引量:3
2
谭梅,徐润宏,刘泽华,朱锦福.
基于计量学的蝴蝶文献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2):53-60.
3
陈洪澜.
论21世纪信息资源建设的多元化格局[J]
.情报资料工作,2004,25(S1):213-214.
被引量:2
4
韩松涛.
应用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探讨——以图书馆为研究视角[J]
.图书馆杂志,2007,26(8):7-9.
被引量:3
5
刘华.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与思考[J]
.晋图学刊,2006(6):20-22.
被引量:1
6
张艳玲.
1923-2008年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研究轨迹探寻与思考[J]
.图书馆建设,2009(10):1-5.
被引量:5
7
纳勇.
论古代文献对文化的贡献[J]
.学术探索,1999(5):63-65.
被引量:3
8
李益婷.
文献信息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2):7-10.
被引量:4
9
詹勋武.
现代文献学体系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1(4):54-57.
10
吴建华.
论档案学的三个基本问题[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6,33(4):189-19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5
1
王余光.
论文献学[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42(6):124-130.
被引量:8
2
谢元泰.
科学文献与文献科学论略[J]
.图书与情报,1987(Z1):50-56.
被引量:6
3
桑榆.
文献学中有关概念的梳理[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8(4):153-156.
被引量:2
4
陈国锋,陈生农.
文献科学系统解说——关于文献诸学科性质、功用再认识[J]
.图书馆学研究,1987(4):12-15.
被引量:7
5
韩有悌.
建立文献学研究体系[J]
.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3):50-53.
被引量:10
6
周文骏.
概论图书馆学[J]
.图书馆学研究,1983(3):10-18.
被引量:91
7
单柳溪.
有关文献学三议[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1(1):30-33.
被引量:4
8
谢灼华,朱宁.
20年来我国文献学理论研究综述(1978~1998)[J]
.晋图学刊,1999(3):1-7.
被引量:12
9
谢灼华,石宝军.
中国文献学研究发展述略[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3,19(2):38-46.
被引量:13
10
陈刚,王伟军.
90年代中国文献学研究状况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1994,38(6):17-2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7
1
李益婷.
文献信息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2):7-10.
被引量:4
2
王瑞珍.
我国文献学研究方法之探析[J]
.新世纪图书馆,2007(5):63-64.
被引量:3
3
耿云亮.
中国文献学发展的历史轨迹[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37(3):113-116.
被引量:4
4
张昳.
我国文献学研究的流变与境遇[J]
.情报资料工作,2010,31(2):38-40.
被引量:3
5
贾凤旭.
基于知识类聚的古籍知识库构建方法[J]
.图书馆学刊,2015,37(5):45-48.
被引量:7
6
李伟超.
20世纪中国文献学回顾[J]
.情报资料工作,2002,23(5):22-25.
被引量:5
7
杨曼.
20年来我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J]
.知识管理论坛,2010(6):6-1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陈光华.
关于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研究,2006(1):12-16.
被引量:3
2
徐清.
20世纪中国书法文献辨伪综论[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120-122.
被引量:1
3
王余光,张慧丽,范凡.
2007年文献学研究[J]
.图书馆,2008(4):50-55.
被引量:3
4
卢小平.
关于文献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0):8-11.
被引量:1
5
高利华.
试论中国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发展[J]
.新世纪图书馆,2008(5):46-48.
被引量:2
6
宋蓉.
从古典与现代的融合看文献学的发展趋势——兼论潘树广先生的大文献学构想[J]
.今日科苑,2009(18):172-172.
被引量:2
7
杨海燕,张重喜,卢石,杨红英.
体育文献学简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5):25-27.
被引量:2
8
焦振廉.
关于中医古典文献学的讨论[J]
.中医文献杂志,2010,28(4):32-35.
9
张昳.
“现代性”视域中的文献学研究[J]
.肇庆学院学报,2011,32(4):32-35.
10
王余光,徐蒙.
2010年文献学研究进展[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6):17-24.
被引量:1
1
梁奋东.
思考OPAC:过去、现状与未来趋向[J]
.公共图书馆,2010(1):26-30.
被引量:4
2
袁骏.
短新闻 贵在精[J]
.当代劳模,1999,0(2):15-15.
3
谷英杰.
档案管理现代化措施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5(7).
4
孙勤.
全面免费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市萧山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2011(6):65-66.
被引量:1
5
崔正来.
广播通讯的写作[J]
.新闻知识,1997,0(10):36-37.
6
宋伟,张华伦,曹镇东,宋晓燕.
知识流动视角下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历程[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4):6-9.
被引量:6
7
《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章程》修订情况说明[J]
.当代图书馆,2015,0(1):73-74.
8
叶青青.
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新闻生产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2,34(1):60-66.
被引量:8
9
李建军.
我国科技体制建设的基本历程及“路径依赖性”[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1):60-65.
被引量:4
10
王玉玮.
身体意象:中国当代影视文化的一种叙事策略[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67-71.
被引量:4
图书与情报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