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秸秆还田条件下连作晚稻钾肥施用适期的初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K38.6mgkg^(-1)、缓效K192.5mgkg^(-1)的粉砂壤上情况下,秸秆还田(1500kgha^(-1))尚不足以改变土壤钾素严重亏缺局面.根据不同时期施用钾肥与水稻钾素营养及对水稻产量性状影响的观测,提出分蘖盛期追施钾肥(K_2O90kgha^(-1))为宜.
作者
倪吾钟
林荣新
何念祖
机构地区
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37-39,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基金
浙江省科委"八五"重点资助项目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连作
晚稻
钾肥
施用时期
分类号
S511.33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鲁如坤,时正元.
农田养分再循环研究——Ⅱ.某些有机物料养分的有效系数[J]
.土壤,1993,25(6):286-291.
被引量:8
2
鲁如坤,时正元,钱承梁.
我国农田养分再循环——潜力和问题[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5):1-6.
被引量:25
3
汪寅虎,张明芝,周德兴,柯福源,赵忠琴.
有机肥改土作用和供肥机制研究[J]
.土壤通报,1990,21(4):145-151.
被引量:25
4
倪吾钟,孙羲,章永松,陈妙贞.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土供钾特性和水稻生长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0,21(4):170-172.
被引量:5
5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科学出版社,198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时正元,鲁如坤.
农田养分再循环研究——Ⅰ.作物秸秆养分的利用率[J]
.土壤,1993,25(6):281-285.
被引量:20
2
鲁如坤,农业现代化研究,1986年,3期,54页
3
胡荣梅,1992年
4
团体著者,化肥导报,1992年,10页
5
团体著者,中国农业年鉴,1991年
6
A. Islam,S. M. Ullah. Chemistry of submerged soils and growth and yield of rice[J] 1973,Plant and Soil(3):567~579
7
汪寅虎,刘德本,顾永明,周德兴,姜素珍.从长期定位试验看青紫泥类型土壤施肥效应和肥力变化[J]上海农学院学报,1985(02).
8
臧珍娣,汪寅虎,姜素珍,刘德本.青紫泥类型土壤早稻氮肥适宜用量研究(Ⅱ)[J]上海农业科技,1984(02).
共引文献
59
1
肖鲁婷,张玉革.
豫南稻区不同耕作制度耕层土壤肥力变化及产量效应[J]
.河南农业,2007(4):24-27.
2
郑景生,李义珍,姜照伟,苏连庆,黄亚昌,郑龙川.
福建龙海稻菇生产系统的养分循环和有机质平衡[J]
.福建稻麦科技,2001(S1):3-5.
3
林先贵,王一明.
腐植酸类物质是土壤健康的重要保障[J]
.腐植酸,2010(2):1-10.
被引量:19
4
包兴国,邱进怀,刘生成,秦成林.
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提高地力和节肥增产效应的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1993,24(3):37-39.
被引量:4
5
周卫军,王凯荣,谢小立,刘鑫.
红壤稻田系统水分和养分转换效益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5):471-476.
6
时正元,鲁如坤.
农田养分再循环研究——Ⅰ.作物秸秆养分的利用率[J]
.土壤,1993,25(6):281-285.
被引量:20
7
曾希柏,刘建华.
稻田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平衡的监测研究[J]
.土壤通报,1993,24(3):115-117.
被引量:6
8
王凯荣,谢小立,周卫军.
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区稻作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15(1):47-52.
被引量:7
9
倪吾钟,杨肖娥,章永松,林咸永,孙羲.
有机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氮和磷变化动态的影响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J]
.土壤通报,1995,26(7):15-17.
10
李辉桃,李全新,李昌纬,赵伯善,华天懋,周建斌.
土农业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研究Ⅰ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量元素的消长规律[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3(3):25-30.
被引量:3
1
兰胜仁,练德进.
秧田与大田施用益舒宝防治稻瘿蚊的施用适期试验[J]
.植物医生,1996,9(4):21-22.
2
缪柳青,王萍,徐希秀,刘建江.
移栽地膜棉花铃肥施用适期探讨[J]
.江西棉花,1997,19(2):13-14.
3
杨建海,刘同鄂,顾建人.
“秀水04”基穗肥比重以及穗肥施用适期探讨[J]
.上海农业科技,1989(3):18-20.
4
苑国民.
北方粳稻施用多效唑效果及施用适期的研究[J]
.河北农垦科技,1995(2):27-30.
5
兰胜仁.
益舒宝防治稻瘿蚊的施用适期试验[J]
.植物保护,1996,22(5):42-43.
被引量:1
6
赵寒梅.
地膜棉花花铃肥施用适期试验分析与研究[J]
.河南农业,2010(9):26-26.
7
高复兴,颜承金,张克俭.
2,4-滴丁酯麦田除草安全施用期探讨[J]
.植物保护,1991,17(2):45-46.
8
王顺建.
8种药剂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J]
.农药,2001,40(10):29-30.
被引量:4
9
杨春玲,杨春雨,孟维双.
玉米新品种“元发815”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2012(3):82-83.
10
温怀楠,赵建平.
小麦N素穗肥施用适期及配施P、K肥效果分析[J]
.小麦研究,2001,22(1):7-10.
土壤通报
199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