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食用豆类作物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食用豆类作物及其栽培技术马召林,侯雪琪,高占民(黑龙江省农垦对外贸易公司)(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食用豆类作物是指子粒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高,主要以收获子粒作为食用的豆类作物,如红小豆、芸豆、绿豆、豌豆等.食用豆类作物资源丰富,栽培地区遍及世界各地....
作者
马召林
侯雪琪
高占民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垦对外贸易公司
出处
《现代化农业》
1995年第3期13-16,共4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豆类作物
利用价值
品种
栽培
分类号
S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0
1
金文林,濮绍京,赵波,雷广军.
红小豆“京农6号”新品种选育[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2):14-16.
被引量:7
2
巫朝福,吴淑琴.
蚕豆打顶对籽粒产量的效应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3,13(3):30-31.
被引量:7
3
刘云华.
蚕豆摘心试验初报[J]
.中国种业,2005(4):51-51.
被引量:3
4
夏明忠.
遮光对蚕豆花荚形成和脱落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13(2):171-179.
被引量:19
5
禹代林,边巴,陈洪伟.
蚕豆在生育后期打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J]
.西藏农业科技,2006,28(3):20-22.
被引量:4
6
郭兴莲,刘玉皎.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J]
.北方园艺,2008(11):61-63.
被引量:12
7
胡家蓬.
中国小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J]
.作物品种资源,1999(1):17-19.
被引量:31
8
蔺崇明,李亚兰.
食用豆类作物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途径[J]
.陕西农业科学,1999,45(5):29-30.
被引量:4
9
张淑娟,黄耀棠.
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2):3006-3013.
被引量:53
10
王海飞,宗绪晓.
蚕豆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和QTL定位及抗逆性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2):259-270.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6
1
肖君泽,李益锋.
小豆与玉米间作栽培试验简报[J]
.作物研究,2006,20(3):241-242.
2
肖君泽,李益锋,邓建平,曾宪军.
红小豆2号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07(10):58-59.
3
颜世海,刘柏,刘宇,孙瑞芳,李红艳,齐霁.
彰武县红小豆品种引种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2(4):120-120.
被引量:3
4
曲春礼.
食用豆类作物及其栽培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7,37(6):110-110.
被引量:2
5
袁璟亚,李万明,庞雪芹,黄淋华,戚兰,王胜谋,谢正伟,邱一彪,赖泉淏,秦娜娜.
花期不同打尖层数对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2(2):167-173.
被引量:6
6
肖君泽,李益锋,曾宪军.
韩国小豆引种试验研究[J]
.作物研究,2004,18(1):27-2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肖君泽,李益锋.
小豆与玉米间作栽培试验简报[J]
.作物研究,2006,20(3):241-242.
2
肖君泽,李益锋,邓建平,曾宪军.
红小豆2号保优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07(10):58-59.
3
王丽侠,程须珍,王素华.
小豆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3):440-447.
被引量:47
4
王桂芳,徐宁,王明海,包淑英,郭中校.
红小豆吉红8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71-71.
被引量:3
5
王丽华,刘宇.
彰武地区红小豆优良品种展示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4(6):61-62.
被引量:1
6
常亚芸,赵向阳,蔡志林,陈学荣,蒋建军.
江苏省红小豆新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3):60-61.
7
李良玉,李朝阳,宋大巍,贾鹏禹.
响应面法优化梨小豆粗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6,28(10):1590-1596.
被引量:7
8
冯文豪,王希全,杨国威,葛军勇,杨亚东,臧华栋,曾昭海.
山西省东北部地区3种豆科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21,25(5):33-37.
9
王茜,陈景斌,林云,刘金洋,薛晨晨,闫强,吴然然,崔瑾,陈新,袁星星.
豆类作物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4):9-16.
被引量:3
10
韩丽春,王正荣,王清,左进华,郑鄢燕.
豇豆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科技,2023,39(6):321-330.
被引量:5
1
陈良弼,魏淑红.
小豆叶斑病抗性鉴定[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1(1):49-51.
被引量:2
2
徐克聪.
新疆的食用豆类作物[J]
.新疆农业科学,1993,30(1):12-15.
被引量:2
3
陈新,袁星星,陈华涛,顾和平,张红梅,崔晓艳,陈玉.
绿豆研究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26(2):59-68.
被引量:34
4
陈新,崔晓艳,陈华涛,顾和平,张红梅,袁星星.
国内外小豆病虫害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1-3.
被引量:6
5
高倩,任钢,蔡海燕,李敏.
AFLP在食用豆类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51-52.
6
蔺崇明,李亚兰.
食用豆类作物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途径[J]
.陕西农业科学,1999,45(5):29-30.
被引量:4
7
芦铁雁.
适宜冀西北种植的豌豆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3(16):10-11.
8
王昶,杨晓明,陆建英,杨峰礼.
4种杀菌剂对豌豆白粉病的防效初探[J]
.中国植保导刊,2011,31(6):45-46.
被引量:3
9
周雪平,濮祖芹.
国外豌豆病毒病的种类及防治[J]
.植物保护,1994,20(1):31-32.
被引量:4
10
我国绿豆生产现状分析[J]
.农村实用技术,2013(7):9-10.
被引量:1
现代化农业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