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改良与基础材料创新的研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1988~1994年,累计对7000余份不同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抗病性及配合力测定,选有出一批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对部分骨干自交系的抗病性和农艺性状进行回交改良,转育成10余份稳定自交系.利用抗病自交系组成综合抗病群体,并将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温带自交系,获得了遗传变异较为丰富的育种基础材料.
作者
苏俊
钟占贵
张坪
宋锡章
李春霞
张瑞英
龚世琛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6-19,共4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鉴定
抗病性
分类号
S513.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8
1
才卓,柳迎春,许明学,张志强.
玉米自交系吉853的选育与应用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3):1-5.
被引量:19
2
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陈绍江.
P群种质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4,12(2):10-12.
被引量:41
3
张志军,刘文国,张建新,丁仕波,焦仁海.
吉林省耐密型玉米育种现状及选育途径初探[J]
.玉米科学,2004,12(2):34-36.
被引量:26
4
郭玉华.
玉米群体半姊妹与全姊妹轮回选择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4):399-406.
被引量:3
5
陈润玲,赵保献,梁晓伟,张凤瑞,雷晓兵,王向阳,李文晓.
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选育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191-194.
被引量:6
6
张世煌.
郑单958带给我们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机遇[J]
.玉米科学,2006,14(6):4-6.
被引量:67
7
赵久然,孙世贤.
对超级玉米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的再思考[J]
.玉米科学,2007,15(1):21-23.
被引量:104
8
王懿波 张庆吉 等.我省玉米种质基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6,20(1):1-11.
9
林季周.玉米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陕西农业科学,1981,(3):12-16.
10
汪茂华.改良玉米群体提高育种效果的途径分析[J].河南农学院学报,1980,(1):67-74.
引证文献
8
1
陈润玲,檀尊社,卫勇强,雷晓兵,梁晓伟,李林.
洛玉系列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探讨[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9(12):16-19.
被引量:1
2
陈润玲,赵保献,梁晓伟,张凤瑞,雷晓兵,王向阳,李文晓.
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选育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191-194.
被引量:6
3
陈润玲,赵保献,雷晓兵,梁晓伟,李林,卫勇强.
优良玉米自交系ZK02-2的选育及应用[J]
.杂粮作物,2009,29(1):1-4.
被引量:3
4
陈润玲,雷晓兵,梁晓伟,卫永强,李林,赵合林,宋汉强.
耐密型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探讨[J]
.作物研究,2009,23(2):150-152.
被引量:3
5
袁克录,康慧仁,金枚,郭奇志,陈建陇,陈静,程富荣,饶赛华,陈西峰.
优良玉米自交系ZA5716与ZA6192的选育和利用[J]
.玉米科学,1998,6(3):14-17.
被引量:1
6
陈润玲,赵保献,雷晓兵,梁晓伟,李林,卫勇强,赵合林.
玉米自交系ZK02-1的选育及其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2(12):10-12.
被引量:1
7
陈泽恩.
优质多抗高配玉米自交系EY560的选育与应用前景[J]
.种子,2016,35(12):113-114.
被引量:1
8
张泽志,王安贵,陈泽辉,唐光顺.
高配多抗紫秆玉米自交系XZ 50612的选育及遗传应用分析[J]
.种子,2018,37(7):105-10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陈润玲,檀尊社,卫勇强,雷晓兵,梁晓伟,李林.
洛玉系列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探讨[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9(12):16-19.
被引量:1
2
陈润玲,赵保献,雷晓兵,梁晓伟,李林,卫勇强.
优良玉米自交系ZK02-2的选育及应用[J]
.杂粮作物,2009,29(1):1-4.
被引量:3
3
陈润玲,雷晓兵,梁晓伟,卫永强,李林,赵合林,宋汉强.
耐密型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探讨[J]
.作物研究,2009,23(2):150-152.
被引量:3
4
石燕.
13个超高产玉米品种的评比[J]
.农技服务,2011,28(10):1398-1399.
被引量:5
5
罗群,潘德怀,周从福.
8个低热地区鲜食糯玉米品种的比较[J]
.农技服务,2011,28(11):1545-1545.
6
贾金荣.
丰禾96玉米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2(2):25-26.
被引量:1
7
王华,刘虹,武岩军,尚春树.
高产紧凑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强盛3号的选育[J]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8):822-824.
被引量:4
8
陈润玲,赵保献,雷晓兵,梁晓伟,李林,卫勇强,赵合林.
玉米自交系ZK02-1的选育及其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2(12):10-12.
被引量:1
9
徐国良,金明华,王树春,代玉仙,郭志明,张来厚,张晋纯.
玉米自交系吉853的选育和利用[J]
.玉米科学,2000,8(2):30-32.
被引量:8
10
张运锋,黄光和,樊应虎,陆秀春,欧阳军,李昌元,韩学坤.
9份新选玉米自交系抗病性配合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7):10944-10945.
被引量:1
1
刘义.
稻瘟病分离群体抗性评价[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4):13-15.
2
闫保罗,李平海,王平,陈举林.
6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新组合对粗缩病的抗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9):110-111.
3
雷继清,邢亚静,郭志利,张桂莲.
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23-12524.
被引量:1
4
刘兴贰,檀国庆,吴凤新.
玉米优良种质的筛选和利用[J]
.玉米科学,1998,6(3):1-6.
被引量:9
5
刘志文,单连民,韩旭,毛玮.
现代生物技术在油菜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和进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6):900-906.
被引量:9
6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12-13.
被引量:1
7
覃永嫒,时成俏,王兵伟,郑加兴,秦洪波,黄开健.
48份玉米种质的耐旱性鉴定与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1):1926-1934.
被引量:16
8
董钻,张仁双.
大豆特异高产株型材料创新的思路和实践[J]
.大豆通报,1993(1):11-12.
被引量:31
9
华金平,詹先进.
再论湖北棉花育种的研究方向[J]
.中国棉花,2001,28(10):6-8.
被引量:11
10
黎裕,王天宇.
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J]
.玉米科学,2010,18(5):1-8.
被引量:108
玉米科学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