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然铜的质量探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多元素分析器法测定了7种不同购地自然铜的不同炮制品的铅、砷含量。从而考察了各地区自然铜的质量。
作者
张亚敏
孙小波
张玉涛
机构地区
长春中医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1-22,共2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关键词
自然酮
原子吸收光谱
多元素分析器
中药
分类号
R282.7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44
1
康阿龙,庞来祥,汤迎爽.
热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中药材,2001,24(11):843-845.
被引量:25
2
李根林,邢秋娟,杜志谦.
自然铜的基源与接骨作用[J]
.中医正骨,2004,16(10):59-60.
被引量:7
3
严辉,张丽,丁安伟.
自然铜的炮制机理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57-758.
被引量:1
4
李轩贞,张世臣,刘智伟,罗卫东,王智兴,夏筠,张凤华.
煅自然铜中硫化物含量测定的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5):60-62.
被引量:4
5
毛弋平,高劲松.
谈自然铜炮制方法[J]
.现代应用药学,1994,11(3):17-18.
被引量:4
6
李钢,王方,尤娟,吴启南.
中药玄精石的物相与结构分析[J]
.应用化学,2005,22(6):676-678.
被引量:5
7
张志杰,蔡宝昌,李伟东,陈培荣,张文兰.
自然铜不同炮制品矿相及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2005,36(6):834-836.
被引量:15
8
李轩贞,张世臣,刘智伟,王智兴,夏筠,张凤华.
不同来源自然铜炮制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8):467-469.
被引量:1
9
林小明.
自然铜炮制工艺[J]
.中成药,1989,11(9):19-20.
被引量:3
10
张惠法.
自然铜在伤科的应用史及其现代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6):59-6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张志杰,蔡宝昌.
中药自然铜研究概况[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1):66-68.
被引量:12
2
高婵,蔡宝昌,李伟东,李俊松,蔡皓.
中药自然铜现代研究进展[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75-77.
被引量:24
3
李钢,秦涛,黄长高,程永科.
矿物中药自然铜的组成与热稳定性研究[J]
.化学学报,2009,67(6):466-47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柳景红.
接骨续筋丸治疗骨折后期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92-94.
被引量:9
2
柳景红.
接骨续筋丸影响骨折愈合过程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伤,2007,20(6):373-375.
被引量:5
3
张丽芳,陈和春,徐梁,熊左春,白威,赵娜,熊成东.
聚乳酸/中药自然铜复合多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合成化学,2008,16(1):8-11.
被引量:1
4
王洪斌,肖杰明,蔡皓,蔡宝昌.
松脆度控制煅制品质量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5):658-660.
5
沈振华,胡建山,赵苏萍,李溥,李文忠,覃家永,宋锡伦.
鸡胚地龙接骨膏治疗骨折的实验研究[J]
.右江医学,2010,38(2):117-120.
被引量:6
6
赵磊.
愈骨散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34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0,16(5):71-72.
被引量:7
7
雷雨,李伟东,李俊松,王洪斌,蔡宝昌.
自然铜炮制前后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J]
.中成药,2010,32(9):1537-1539.
被引量:6
8
李晓松,许争光,杨峻,刘江华,沈云峰,张锦,史松,杨浩,张向敏,尹家辉,刘世雄.
接骨水外敷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3):146-146.
被引量:1
9
曹照文,袁拯忠,叶人,徐晓峰,单泽松.
自然铜和鹿衔草对裸鼠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37-139.
被引量:4
10
蔡仁诚,王培民.
自然铜在中医伤科古籍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14-414.
被引量:11
1
支正良,王丽华,董善士.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中11种金属元素[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1,22(1):33-35.
被引量:13
2
姚金玉,宋静媛,周静茹,卫永弟.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参中15个微量元素[J]
.分析试验室,1990,9(1):16-17.
被引量:8
3
王斌,张腾霄,宋相周,唐志国,杨国亮,曹玉铭.
指纹图谱在中药柴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5,35(2):149-152.
被引量:2
4
宋予民,孙瑞霞,万运京.
原子吸收法测定杜仲叶中无机元素含量[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3):58-60.
5
金孝奎,秦桂芳,刘秀兰,胡清孝.
15种中药中金属元素的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1990,5(4):24-26.
被引量:1
6
廖华军,郭素华.
原子吸收光谱在分析中药微量元素中的应用[J]
.福建分析测试,2004,13(1):1927-1930.
被引量:2
7
颜成杰.
杜仲炮制品的质量探讨[J]
.中药材,1990,13(6):21-22.
被引量:7
8
张清,黎翩,杨成名.
板蓝根颗粒质量探讨[J]
.时珍国药研究,1998,9(2):169-169.
被引量:1
9
王明华.
中药煎煮与浸泡的质量探讨[J]
.锦州医学院学报,1994,15(5):63-65.
10
赵飞蓉,彭谦.
补骨脂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6):32-33.
被引量:5
中成药
1995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