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划分出深覆水区(>3m)不成煤环境,浅湖、滨湖浅覆水区(0~3m),以草本植物为主要质料、厚度薄而有稳定成煤环境;而湖坪地区为问断性覆水,又由于发育了一系列河流体系的亚环境,严格地控制了成煤条件。煤层发育最佳的位于洪泛盆地的中心地区,煤厚但变化大,结构复杂、情质组含量达65%,湖岸区堆积了粗碎屑物质。根据煤系厚度、成分和构造成熟度,煤厚变化规律等因素,提出了盆地当时的南部边界应在现秦岭的北麓而非在渭河拗陷之北;同时肯定了西部华亭、安口、土谷堆等几个煤产地在沉积时是连在一起的,为盆他的一部分:并提出4煤层形成时的泥炭沼泽中的古盐度具有微咸或半成的性质。对纯淡水沉积说提出异议。
出处
《中国煤田地质》
1995年第2期31-35,共5页
Coal Geolog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