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复旦学院与通识教育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5年,复旦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复旦学院——正式成立。复旦大学的本科新生(包括留学生)按专业录取后将进入复旦学院,学习一年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在复旦学院学习2年)。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共1页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复旦学院
核心课程
必修课程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74
1
许晓东,王乘.
拔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1):100-102.
被引量:21
2
张豪锋.
大学素质教育中若干关系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5):90-92.
被引量:2
3
刘智勇.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论新体制下高等教育供给模式的选择[J]
.教育科学,1994(4):5-7.
被引量:7
4
陈卫平,刘梅龄.
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1987,8(2):74-78.
被引量:16
5
鲁洁.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
.教育研究,1997,18(4):16-19.
被引量:272
6
万秀兰.
国外通识教育的方式及其启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6):79-84.
被引量:13
7
贾永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难以深化的根本因素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2):34-38.
被引量:58
8
黄兆信.
大学本科大类培养模式之构建[J]
.教育评论,2005(2):11-13.
被引量:18
9
汪韬.
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课程设置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68-71.
被引量:13
10
李克安.
“元培计划”与通识教育[J]
.复旦教育论坛,2006,4(1):5-7.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8
1
孙鑫.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评述[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1):47-51.
被引量:5
2
白燕.
试论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电力教育,2013(7):5-6.
被引量:2
3
胡海燕,石达次仁.
以试点学院形式在西藏大学推动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
.西藏教育,2013(12):43-46.
被引量:1
4
陶晓玲,缪小莉,王奕力,尤雅雯,沙天伦.
美国高校素质教育对中国的借鉴——基于中美高校素质教育的比较[J]
.科教文汇,2015(20):26-27.
被引量:1
5
孙鑫.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评述[J]
.成才之路,2016,0(1):1-3.
被引量:4
6
周谷平,张丽.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2019,40(3):107-116.
被引量:39
7
赵菊梅.
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J]
.现代教育管理,2020(8):43-52.
被引量:37
8
李力.
一流学科发展与卓越人才培养的互构与共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创新的实践、理念及反思[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3,40(2):31-40.
二级引证文献
88
1
杨懿.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中国古代史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
.通识教育研究,2020(1).
2
杨宇,姚远,胡凯,王秋凝,辛彦军.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探索——以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类专业大学生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3):338-343.
3
陈璐,嵇敏.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育人路径研究[J]
.山西青年,2019,0(24):65-65.
4
曹方方,商会.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通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基于L大学通识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实证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1):16-23.
5
尹超.
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4):3-30.
6
徐丽枝.
应急法治教育的通识课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0(3):155-165.
7
王泽.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校通识课程改革刍议[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7):42-44.
8
高苏宁,陈长玉,沈晓秋,邹晓波.
再次腰椎间盘手术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骨伤,2000,13(5):264-266.
被引量:3
9
李荣俊,阎冰,林丛峰.
钢结构工程防腐涂装浅谈[J]
.涂料工业,2000,30(1):32-34.
被引量:4
10
卢向阳.
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全面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J]
.高等农业教育,2013(5):6-10.
被引量:3
1
陈薇,邢荣.
通识教育在中国:艰难的实验[J]
.中国新闻周刊,2012(44):60-63.
被引量:2
2
秦绍德,蔡达峰.
复旦学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体制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05,3(5):21-23.
被引量:6
3
王李霞,赵一鸣,周律.
关于计算机学科学生通识教育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8(20):77-78.
被引量:2
4
钟晓华,徐超,瞿晓韵.
访上海市十佳辅导员包涵[J]
.大众心理学,2006(8):12-13.
5
周丽萍.
中山大学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之比较[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7):281-281.
6
刘瑞娟.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若干教学研讨[J]
.考试周刊,2015,0(79):67-68.
7
复旦大学设置文理学院[J]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2005(4):21-21.
8
复旦学院简介[J]
.高等理科教育,2011(1).
被引量:1
9
程治平,陈豪,杨画,夏欧东.
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117-118.
被引量:3
10
赵桂鹤.
关于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认识和探索[J]
.商情,2012(6):27-2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