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甲真菌病的病原学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可以分为三类,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通常认为在这三类致病真菌中,皮肤癣菌最常见.但是,随着对甲真菌病认识的加深、实验室检查方法的改进以及研究资料的日益丰富,发现地区、气候条件、患者职业、感染部位不同等均会对引起甲真菌病的致病真菌种类产生影响.
作者
余进
李若瑜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2-592,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病原学
实验室检查方法
致病真菌
皮肤癣菌
研究资料
气候条件
真菌种类
感染部位
分类号
R756.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38
1
陈丽娜,陈永年,肖红燕,陈江汉,廖万清.
甲真菌病316例观察报道[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6):584-584.
被引量:2
2
戴迅毅,张海平,杨莉佳.
无锡地区皮肤真菌病及其菌种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63-64.
被引量:4
3
吴伟伟,盛晚香,王望梅.
1048例浅部真菌病发病及镜检情况分析[J]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3):161-162.
被引量:18
4
王爱平,王端礼,李若瑜,王晓红,周祖德,万喆.
723例甲真菌病的真菌分离培养[J]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6):390-391.
被引量:20
5
阳眉,冉玉平,代亚玲,熊琳,周光平.
多点培养法分离培养150例甲真菌病病原菌[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8):482-484.
被引量:12
6
吴绍熙,刘维达,郭宁如,廖万清,李若瑜,王家俊,章强强,席丽艳,冉玉平,赖维,郑岳臣.
2002—2003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9):632-633.
被引量:25
7
姚志荣,廖万清,徐红,赵谨.
甲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变迁趋势[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24(3):162-162.
被引量:17
8
黄怀球,赖维,张玉清,陈荣章,陆春,朱国兴,万苗坚.
多点接种真菌培养法在甲真菌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9):525-526.
被引量:6
9
夏修蛟,陶茂灿,郑俊惠,金海生,周谓珩,许爱娥.
分离出酵母的甲真菌病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11):695-695.
被引量:8
10
王端礼,王爱平,李若瑜.
甲真菌病致病菌的调查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1):61-6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6
1
李福秋,曲生明,李若瑜,王家俊,刘斌,赖维,郑岳臣,金学洙.
2004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调查[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2):720-721.
被引量:23
2
严煜林,刘晓军,梁伶,刘栋华,姚翠莉,李菊裳.
广西南宁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的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2):113-114.
被引量:3
3
陈敬,高晖,马立娟,黄永,刘倩,刘晓雨,闫桂香,杨喆.
天津市区交警足部浅部真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1):26-27.
被引量:4
4
高晖,陈敬,黄永,马立娟,刘倩,刘晓雨,闫桂香,杨喆.
天津市公安特警甲真菌病致病菌调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2):117-118.
5
易顺强,刘丽.
濮阳市部分浅部真菌病中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的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5):284-286.
6
李丽娜,张守民,刘鸿伟,高丽,雷东春,李振鲁,禹卉千,李建国.
浅部真菌病668例病原菌种类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3):259-26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王芬,张冬花,陆璐,李胜寒,杨飞,杨芳文,吴名焱,雷令.
白内障伴甲癣患者术后发生真菌性眼内炎的防止策略[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8,36(1):62-63.
2
蔡蕊,李福秋,庄园,姜辉.
影响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因素的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8,3(2):121-124.
被引量:4
3
郭秀军,吴立新,李屹,周芳,刘立新,张振忠.
某社区医院甲真菌病临床类型和致病真菌的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7):406-408.
被引量:3
4
郭秀军,吴立新,李屹,周芳,刘立新,张振忠.
136例老年甲真菌病临床和病原学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8):615-617.
被引量:1
5
余进,李若瑜,王晓红,万喆,王端礼.
分离自甲真菌病的帚霉形态学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9):564-567.
被引量:1
6
徐明,张弘,陈静.
505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1):102-103.
被引量:10
7
李月娇.
甲真菌病584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24):91-91.
8
李福秋,姜萍,曲生明.
甲真菌病治疗失败的原因与对策[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4(6):366-368.
被引量:3
9
吕雪莲,刘维达.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上市16年中文文献回顾[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1):31-39.
被引量:10
10
陈梅,张敬东,王飞.
非皮肤癣菌霉菌性甲真菌病[J]
.现代医学,2010,38(3):316-319.
1
余进,李若瑜.
国内甲真菌病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1):63-64.
被引量:40
2
蒋伟芳.
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J]
.黑龙江医学,2014,38(1):85-86.
被引量:5
3
梁倩,黄彩云,梁艳珍.
ICU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35-36.
被引量:6
4
关建民,桑艳芳,徐华.
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101例[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4):34-35.
5
王建平,李江,艾海提,林勤,杨扬,张玲,王生玲.
新疆地方性氟中毒与碘缺乏病并存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地方病通报,1997,12(1):57-59.
被引量:3
6
张明,陈君.
梅毒实验室检查方法的讨论[J]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1):54-54.
7
李冰,戴珩.
两例氯吡格雷抵抗病例的相关实验室数据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12):1554-1555.
被引量:1
8
王建华.
关于“OGTT”的那些事[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0(11):21-23.
9
刘朝一,范生尧.
莱姆病的实验诊断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4,15(3):116-118.
被引量:1
10
奉崇镛.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10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15,13(4):117-117.
被引量:1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