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Journal of Bethune Military Medical College
参考文献7
1 岳茂兴,杨志焕,夏亚东,王正国,王德文,杨鹤鸣,李建忠,彭瑞云,徐世全.建立冲击伤复合液体火箭推进剂中毒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2001,17(7):431-431. 被引量:20
2 李伟,马遥明,黄莉纯,秦锡梅,周静,潘春颖.液体推进剂对大鼠机体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J] .中国职业医学,2002,29(2):26-28. 被引量:2
3 [5]Mayorga MA. Overview of nitrogen dioxide effects on the lung with emphasis on military relevance. Toxicology, 1994,89:175-192.
4 蒋芸,彭开良.我国复合固体推进剂毒理学研究[J]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13(3):166-168. 被引量:5
5 [8]Uede T, Mackawa T, Sadamitsu D, et al .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 and in human blood plasma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J Electrophoresis, 1995,16(6): 1002-1004.
6 [9]Meulemans A, Delsenne F. Measurement of nitrite and nitrate level in biological sample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J Chromatogr Bbimed Appl,1994,660(2) :401-404.
7 胡文祥,谭崇阳,谭生建,蒋俭.火箭推进剂防护医学研究进展[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12(6):451-45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29
1 夏亚东.火箭推进剂毒理学研究概况及展望[J] .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5):253-255. 被引量:11
2 蒋俭 张金亭 等.火箭推进剂监测防护与污染治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689-692.
3 陈书恒 杨彦林 等.推进剂中毒的临床分型及分级治疗探讨[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5):276-276.
4 贺明生 聂士民 等.液体推进剂对人体的毒性评价[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5):275-275.
5 张天成 吕振英 等.四氧化二氮中毒的临床救治[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5):277-277.
6 吕振英 张天成 等.维生素B6救治UDMH中毒的体会[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5):277-277.
7 杨磊.端羟基聚丁二烯对皮肤毒性的研究[J].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92,1:25-25.
8 蒋芸.丙撑亚胺的毒性及防护的研究[J].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9(2):13-13.
9 蒋芸.间苯二甲酰丙烯亚胺致突变作用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5,5:1-1.
10 蒋芸.复合固体推进剂原材料毒性及防护[M].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W),1996.44-47.
共引文献31
1 魏甜甜,胡红芳,曾浩,邱洪杰,琴格丽.维生素B_(6)防治偏二甲肼急性暴露损伤效果研究的系统综述[J] .营养学报,2022,44(4):357-361. 被引量:2
2 岳茂兴,彭瑞云,王德文,王正国,杨鹤鸣,杨志焕,夏亚东,高亚兵,崔雪梅,李建忠.冲击波复合四氧化二氮染毒致冲毒复合伤对大鼠血气变化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和c-fos基因表达的研究[J] .感染.炎症.修复,2002,3(2):106-109.
3 刘松,俞森洋.N-乙酰半胱氨酸对偏二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0):611-614. 被引量:9
4 岳茂兴,彭瑞云,王正国,王德文,杨志焕,杨鹤鸣,夏亚东,高亚兵,崔雪梅,李建忠,李炎.偏二甲基肼中毒的病理学特点及近远期损伤效应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12):740-742. 被引量:6
5 庞维强,张教强,国际英,朱峰.21世纪国外固体推进剂的研究与发展趋势[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5,3(3):16-20. 被引量:14
6 岳茂兴.重视和加强外科危重症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救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0):797-799. 被引量:13
7 岳茂兴,李成林,李学彪,刘志国,杨鹤鸣,姜玉峰,张诗琳.腹部外科脓毒症临床救治258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109-113. 被引量:5
8 李建忠,冯凯,岳茂兴,刘志国,郑燕华,化楠,李轶.四氧化二氮致伤小鼠血清标志分子的实验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467-469. 被引量:4
9 刘芸,彭开良,鲁翠荣,宋明芬,蒋芸.防老剂GN-6亚急性毒性及致突变作用实验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3):74-75.
10 侯立安,张伟,杨丹凤,林本成,马力,袭著革.火箭推进剂单推-Ⅲ对大鼠肝、肾的毒性效应[J] .生态毒理学报,2008,3(4):388-39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77
1 倪基华,邓林,陈鉴清.硝基化合物的质谱研究[J] .质谱学报,1993,14(3):52-60. 被引量:4
2 孙联众,张宝真,夏本立.发射大型运载火箭推进剂作业卫勤保障的研究[J] .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5):255-257. 被引量:7
3 顾依平,郭绪益,徐亮,夏亚东.吸入肼对大鼠肝肺组织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J]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4,8(1):15-16. 被引量:2
4 吕凤婷,高莉宁,房喻.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的新一代荧光探针[J] .化学进展,2005,17(5):773-779. 被引量:13
5 马宝珊,陈敬斌,税文辉,杨谊,张香莉.车间空气中奥克托金的测定方法研究[J] .卫生研究,1996,25(2):82-84. 被引量:1
6 秦绪军,海春旭,梁欣,王鹏,陈宏莉,刘瑞.大鼠急性光气吸入对机体氧化损伤的研究[J] .毒理学杂志,2005,19(4):260-262. 被引量:5
7 杨蓉,刘建华,李松梅.偏二甲肼的毒理和接触人员的安全防护[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22(6):556-558. 被引量:13
8 刘松,俞森洋,刘庆辉,刘岩.丹参对偏二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吸入性肺损伤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2):136-139. 被引量:6
9 张敏.RDX和HMX的大气压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J] .火炸药学报,2006,29(1):77-80. 被引量:18
10 曹晔,夏本利.我国液体推进剂监测和防护装备研究进展[J]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4):25-2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7
1 魏甜甜,胡红芳,曾浩,邱洪杰,琴格丽.维生素B_(6)防治偏二甲肼急性暴露损伤效果研究的系统综述[J] .营养学报,2022,44(4):357-361. 被引量:2
2 张明亮,侯立安,张志利.DT-3染毒大鼠肺脏组织损伤与灌洗液LDH、T-AOC、TP浓度变化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7(1):27-29.
3 刘国炳,陈尧忠,马英豪.推进剂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4):262-263. 被引量:3
4 董书魁,张浩,张智杰,解梅,史杰,付捷,于敏,王欣茹,龙宪连.某部液体推进剂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分析[J] .华北国防医药,2009,21(3):60-61. 被引量:1
5 张茜,李鹏飞,安卓玲,王燕,吴诚,刘丽宏.推进剂中硝基类化合物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2,25(5):386-390.
6 张茜,李鹏飞,吕亚丽,安卓玲,吴诚,李广润,刘丽宏.硝胺推进剂在大鼠体内代谢动力学及病理学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3):263-265.
7 屈明玥,邱洪杰,廖远祥.导弹部队液体推进剂作业人员卫勤保障问题研究[J]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8,7(1):57-5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2
1 董书魁,张浩,张智杰,解梅,史杰,付捷,于敏,王欣茹,龙宪连.某部液体推进剂作业人员生理指标分析[J] .华北国防医药,2009,21(3):60-61. 被引量:1
2 刘杰,孙天胜,王北宁,梁蕴洁.部队战士在抗震救灾应激状态下血细胞参数的变化研究[J]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1):27-28. 被引量:2
3 冯星华,张海洪,谈士力.PLC与个人计算机间串行通讯及程序设计[J] .机电工程,2000,17(2):27-29. 被引量:5
4 张晓娟,熊端琴,钱平,刘凤娜.某部推进剂作业人员心理状况调查[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5):576-576.
5 邱洪杰,胡红芳.液体推进剂卫生装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职业与健康,2021,37(1):137-140. 被引量:9
6 杨博,娄晓同,潘春江,刘鑫,杨鹤鸣,李科.空间站任务东风着陆场卫勤保障特点与实施[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7):862-866. 被引量:3
7 屈明玥,何麒灿,于楠,王凯,宋佳纯,郭宝石.液体推进剂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工作的思考[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3,41(2):224-227. 被引量:3
8 钱姝君.土壤中偏二甲肼的检测和生物降解研究[J] .低碳世界,2023,13(3):25-27.
9 张小纯,祝成红,汤海燕,李朝霞,郭宝石,屈明玥.液体推进剂事故伤员急救背囊的研究设计[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4,42(1):100-104.
10 邓佑兴,熊毅,由伟,雷伟贤,刘文婷,鲁华山.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特勤官兵健康教育内容的思考[J] .中国疗养医学,2024,33(8):29-32.
1 蒋芸,彭开良.我国复合固体推进剂毒理学研究[J]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13(3):166-168. 被引量:5
2 孟庆龙.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探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5):169-169.
3 曹晔,夏本利.我国液体推进剂监测和防护装备研究进展[J]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4):25-27. 被引量:4
4 马衡阳,王开平.火箭推进剂事故医学应急管理研究[J] .毒理学杂志,2001,17(z1):12-14. 被引量:1
5 刘春芝.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9-19. 被引量:5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30(8).
7 火箭发动机[J] .侦探冒险王,2015,0(11):38-39.
8 关于无人机[J] .人民公安,2015,0(17):11-11.
9 郭阳.对于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探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109-109. 被引量:2
10 李大鹏,潘余,梁剑寒,刘卫东,王振国.喷注方式对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影响[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28(3):10-14.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