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森林表土种植作物后化学性质变化研究初报
被引量:
1
Preliminary Study on Chemical Property Change of Forest Surface Soil after Planting Cr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选用人工林、原始林和次生林土壤进行了种植作物基本化学性质变化情况试验。试验表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N)、有效氮(N)及有效元素磷(P)、钾(K)、钙(Ca)、镁(Mg)、铁(Fe)等都发生了变化,另外施肥后营养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表现也不相同。
作者
左岩波
周权
刘坤
蔡敦江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普阳农场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05年第8期37-39,共3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森林表土
化学性质
有机质
全氮
有效氮
有效元素磷
营养元素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7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1
张福锁,曹一平.
根际动态过程与植物营养[J]
.土壤学报,1992,29(3):239-250.
被引量:219
2
李铁伦.
土壤变化研究现状浅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10):54-59.
被引量:3
3
徐艳,张凤荣,汪景宽,王秋兵,王茹.
20年来我国潮土区与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对比研究[J]
.土壤通报,2004,35(2):102-105.
被引量:43
4
左元梅,陈清,张福锁.
利用^(14)示踪研究玉米/花生间作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花生铁营养影响的机制[J]
.核农学报,2004,18(1):43-46.
被引量:42
5
胡蔼堂.植物营养学(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54-74.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刘良梧,龚子同.
全球土壤退化评价[J]
.自然资源,1995(1):10-15.
被引量:37
2
赵其国.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J]
.土壤,1995,27(6):281-285.
被引量:152
3
王效举.
土壤植茶的环境效应[J]
.土壤通报,1995,26(2):91-93.
被引量:11
4
李保国.
土壤变化及其过程的定量化[J]
.土壤学进展,1995,23(2):33-42.
被引量:40
5
迟凤琴,宿庆瑞,王鹤桥.
不同有机物料在黑土中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平衡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6,27(3):124-125.
被引量:34
6
李香兰,宋才炽.
安塞新修黄绵土农地有机质分解及土壤有效态养分变化[J]
.水土保持研究,1996,3(2):29-35.
被引量:9
7
史德明,韦启,梁音.
关于侵蚀土壤退化及其机理[J]
.土壤,1996,28(3):140-144.
被引量:30
8
朱震达.中国北方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沙漠,1985,5(3):3-11.
9
王效举,龚子同.
红壤丘陵小区域水平上不同时段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和分析[J]
.地理科学,1997,17(2):141-149.
被引量:55
10
华北农业大学盐碱土改良研究组.旱涝碱成综合治理的研究[J].华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参考资料,1977,(5).
共引文献
307
1
贺军军,林钊沐,罗微,林清火,蚁秀清.
橡胶实生苗对磷利用率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122-124.
被引量:1
2
FANG JingYun,GUO ZhaoDi,PIAO ShiLong,CHEN AnPing.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rbon sinks in China,1981―2000[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7,50(9):1341-1350.
被引量:215
3
李从娟,李彦,马健,范连连,王吉利.
干旱区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对比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1,34(2):222-228.
被引量:21
4
丁玉川,陈明昌,程滨,李丽君.
作物磷营养效率生理生化基础研究进展[J]
.山西农业科学,2004,32(3):25-29.
被引量:11
5
洪常青,聂艳丽.
根系分泌物及其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J]
.生态环境,2003,12(4):508-511.
被引量:63
6
范君华,刘明,朱明慧.
塔里木河灌区滴灌海岛棉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290-292.
被引量:1
7
范君华,刘明.
膜下滴灌与沟灌海岛棉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比较[J]
.节水灌溉,2005(1):9-11.
被引量:16
8
陈福婵,李传涵.
杉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比较[J]
.林业科学,1994,30(2):170-175.
被引量:38
9
黄亦明,姚乃华,黄小东,姜震方,姜素珍,许蔚文,俞清英.
静止营养液栽培法[J]
.上海农业学报,1994,10(1):78-82.
被引量:1
10
丁永祯,李志安,邹碧.
土壤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生态功能[J]
.土壤,2005,37(3):243-250.
被引量:88
同被引文献
7
1
白雪峰,王国晨,刘洋,张学利,张日升.
草炭改土对风沙土水分状况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04(4):51-52.
被引量:13
2
尹宪强.污泥堆肥使用对土壤与作物的影响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3
张哲寰,赵海卿,李春霞,刘强,马宏伟,朱巍,张庭秀.
松嫩平原土地沙化现状与动态变化[J]
.地质与资源,2008,17(3):202-207.
被引量:8
4
金凤鹤,西崎泰,山口达明,尹怀宁,白鸿祥,郑应顺.
东北地区内陆苏打盐渍土旱作玉米实施泥炭改良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1998,17(1):16-21.
被引量:12
5
邢兆凯,张学丽,杨树军.
施用草炭对风沙土改良效果的初步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9(2):39-42.
被引量:15
6
于建权,肖映秋,陈新,李永存.
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2):55-58.
被引量:7
7
魏自民,谷思玉,赵越,周连仁.
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3,28(3):16-18.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
1
马云艳,赵红艳,严啸,谢绿武,王开莉,李鸿凯.
泥炭和腐泥改良风沙土前后土壤理化性质比较[J]
.吉林农业科学,2009,34(6):40-4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WANG Ni,XIE Jiancang,HAN Jichang.
A Sand Control and Development Model in Sandy Land Based on Mixed Experiments of Arsenic Sandstone and Sand: A Case Study in Mu Us Sandy Land i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3,23(6):700-707.
被引量:13
2
付佩,王欢元,罗林涛,韩霁昌,马增辉,童伟,程杰.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6):242-246.
被引量:28
3
肖松丽,任勇翔,陈灿灿,高中秋,曹亚峰,王新伟,李榜晏.
极浅型潜流人工湿地用于污水处理和风沙土改良的中试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2):120-124.
被引量:1
4
刘立军.
不同改良剂对北方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J]
.吉林水利,2017(5):12-16.
被引量:7
5
肖占文,闫治斌,王学,马世军,闫富海,秦嘉海.
有机碳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改土效应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3):35-42.
被引量:16
6
王启龙.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0):51-53.
被引量:1
7
庞喆.
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5):7-11.
被引量:2
8
王启龙.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示范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1):5-7.
被引量:5
9
张海欧.
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现状分析及新思路[J]
.农学学报,2018,8(5):55-59.
被引量:9
10
王启龙.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7,37(15):20-23.
1
张怡,韦小丽,段如雁,简才源,王樱琳,陈婷.
不同育苗基质对闽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2):72-75.
被引量:15
2
郝海坤,潘月芳,曹艳云.
马占相思容器苗培育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1999,13(6):16-17.
被引量:4
3
彭秀,耿养会,李秀珍,彭海龙.
鹅掌楸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13,42(1):5-8.
被引量:11
4
潘月芳,曹艳云,郝海坤.
任豆容器苗培育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1,15(2):32-33.
被引量:8
5
时权,罗清.
勐海县珍贵用材树种格木育苗基质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6,36(5):10-11.
被引量:2
6
宁晓萍,陈绍安.
云南娑罗双扦插育苗试验[J]
.山东林业科技,2013,43(4):79-80.
被引量:3
7
彭秀,李秀珍,李洪飞,唐艳梅,曾静.
鹅掌楸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J]
.重庆林业科技,2012(4):17-18.
8
潘月芳,钟瑜,郝海坤,曹艳云,黄志玲.
任豆容器苗基质试验[J]
.林业实用技术,2009(8):32-34.
被引量:11
9
陶遂刚.
刨花润楠容器育苗与栽培技术探讨[J]
.绿色科技,2015,17(8):60-61.
被引量:3
10
裴国志.
福建柏轻型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J]
.绿色科技,2010(4):68-70.
被引量:8
现代化农业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