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大研究》
2005年第9期15-17,共3页
People's Congress Studying
同被引文献52
-
1周鹄昌.地方人大怎样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J].现代法学,1988,10(1):52-54. 被引量:2
-
2刘茂林.也谈宪法学体系的重构——评社会权利分析理论之争[J].法学研究,1995,17(5):48-54. 被引量:11
-
3魏祥军.“特定问题调查”已过十年 历历在目似乎就在昨天——访菏泽市首次特定问题调查议案发起人胡九学[J].山东人大工作,2004,0(9):31-32. 被引量:1
-
4童之伟.法权中心的猜想与证明——兼答刘旺洪教授[J].中国法学,2001(6):15-38. 被引量:60
-
5王学军.城镇拆迁中的“非零和博弈”[J].求实,2005(1):51-54. 被引量:8
-
6童之伟.法权中心说补论——对刘旺洪、范忠信两教授商榷意见的进一步回应[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1):3-12. 被引量:19
-
7秦前红.评法权宪法论之法理基础[J].法学研究,2002,24(1):25-33. 被引量:9
-
8海军,秋福.应提倡“书面审议”[J].中国人大,2004(20):43-43. 被引量:1
-
9于颖.城市房屋拆迁被拆迁人权益保护探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1):20-24. 被引量:6
-
10张建红.关于增强人大监督权的思考[J].人大研究,2006(4):10-1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6
-
1陈伟.特定问题调查:规范内涵、实践效能与制度变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6):129-147. 被引量:3
-
2廖哲韬.从“躲猫猫”事件看人大的特定问题调查权[J].理论界,2009(6):91-92. 被引量:1
-
3杨晶.城市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利益的保护[J].中国电子商务,2011(8):326-326.
-
4傅林,徐龙崇.我国监督法对特定问题调查的立法疏漏[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25(2):26-30. 被引量:1
-
5戴激涛.从“山东问题疫苗事件”看人大特定问题调查权[J].人大研究,2016(6):37-40. 被引量:1
-
6江国华,郝国敬.论监察权运行的人大监督[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2,35(4):20-34.
-
1拙文.正确行使特定问题调查权[J].人大建设,2007(8):5-6. 被引量:1
-
2曹众.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考量与反思[J].人大研究,2011(3):21-24. 被引量:4
-
3彭定群.特定问题调查权之价值、难行使原由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2):261-262.
-
4滕修福,周建华.“特定问题调查”的立法完善与实践探讨[J].新疆人大,2014(6):37-38.
-
5廖哲韬.从“躲猫猫”事件看人大的特定问题调查权[J].理论界,2009(6):91-92. 被引量:1
-
6曾庆辉.发挥特定问题调查权在人大监督中的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3):80-82. 被引量:6
-
7向世祥.关于对办理具体案件进行司法监督的思考[J].楚天主人,1996(2):22-23.
-
8郭大林.全国人大特定问题调查权的宪法之维[J].政治与法律,2015(12):68-77. 被引量:7
-
9王宜峻.正确理解特定问题调查权[J].人民政坛,2011(9):46-46. 被引量:2
-
10蒋红莲.特定问题调查权浅析[J].上海人大月刊,2010(4):34-35. 被引量:2
;